[发明专利]一种可移动的粉尘回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34614.0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6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李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天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收机构 回收板 容纳槽 粉尘回收装置 功能箱 可移动 喷水孔 通水 外框 粉尘 水能 直角三角形结构 顶部开口 上下错位 相对设置 出料阀 传动杆 进水口 皮带轮 滚轮 落下 水雾 外接 吸附 斜边 支腿 皮带 水泵 电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移动的粉尘回收装置,包括功能箱、回收机构、回收板、支腿、进水口、出料阀、喷水孔、通水板、外框、容纳槽、水泵、电机、外接轴、皮带轮、传动杆、皮带和滚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回收机构和回收板之间设有宽度小于容纳槽顶部开口宽度的缝隙,使得吸附了粉尘的水能很好的沿着缝隙落下,并被准确收集到容纳槽中;外框中部设置的若干个通水板两两之间的若干个喷水孔呈上下错位分布,使得回收机构经过的区域都能充满水雾,避免出现部分粉尘区域无法被收集的情况;回收板为直角三角形结构,且功能箱顶部两端的回收板呈相对设置,使得水能很好的沿着斜边下落,便于收集,且使得回收机构两侧的水都能被很好的收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收装置,具体为一种可移动的粉尘回收装置,属于粉尘回收技术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粉尘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习惯上对粉尘有许多名称,如灰尘、尘埃、烟尘、矿尘、砂尘、粉末等,这些名词没有明显的界限。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粒径小于75微米的固体悬浮物定义为粉尘。在大气中粉尘的存在是保持地球温度的主要原因之一,大气中过多或过少的粉尘将对环境产生灾难性的影响。但在生活和工作中,生产性粉尘是人类健康的天敌,是诱发多种疾病的主要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粉尘弥漫影响人类健康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可移动的粉尘回收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可移动的粉尘回收装置,包括功能箱、回收机构和支腿,所述功能箱底部安装若干个支腿,且所述功能箱顶部设有若干个回收机构,所述回收机构一侧安装回收板。
所述功能箱一侧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一端连接水泵,所述水泵一侧安装电机,且所述水泵顶部连接所述回收机构,所述功能箱底部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顶部一侧设有所述回收板,且所述容纳槽一端连接出料阀。
所述回收机构由外框和通水板构成,所述外框中部设有若干个所述通水板,所述通水板两侧均设有若干个喷水孔。
所述电机一侧安装外接轴,所述外接轴一端安装皮带轮,所述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两端均通过所述皮带轮和皮带连接所述滚轮。
优选的,所述回收机构和回收板之间设有宽度小于容纳槽顶部开口宽度的缝隙。
优选的,所述外框中部设置的若干个通水板两两之间的若干个喷水孔呈上下错位分布。
优选的,所述回收板为直角三角形结构,且所述功能箱顶部两端的回收板呈相对设置。
优选的,所述支腿内部为空心结构,且所述支腿和功能箱之间呈贯通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接轴通过三个平行设置的传动杆连接若干个滚轮,且所述传动杆活动安装于功能箱内部两侧侧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回收机构和回收板之间设有宽度小于容纳槽顶部开口宽度的缝隙,使得吸附了粉尘的水能很好的沿着缝隙落下,并被准确收集到容纳槽中;外框中部设置的若干个通水板两两之间的若干个喷水孔呈上下错位分布,使得回收机构经过的区域都能充满水雾,避免出现部分粉尘区域无法被收集的情况;回收板为直角三角形结构,且功能箱顶部两端的回收板呈相对设置,使得水能很好的沿着斜边下落,便于收集,且使得回收机构两侧的水都能被很好的收集;支腿内部为空心结构,且支腿和功能箱之间呈贯通连接,使得皮带在运动过程中不会卡住,从而使得滚轮的转动精准有序;外接轴通过三个平行设置的传动杆连接若干个滚轮,且传动杆活动安装于功能箱内部两侧侧壁,使得若干个滚轮能保持同步运行,增加了装置移动的连贯性。
2、该装置通过一个电机的带动,实现了同时移动和收集粉尘的效果,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天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天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346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