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斜拉索的梁端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34389.0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08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怀刚;张敬弦;高世强;肖向荣;杨卫平;李华彬;杨杰;赵升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路桥华南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16 | 分类号: | E01D19/16;E01D19/14;E01D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刘延喜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斜拉索 安装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斜拉索的梁端安装方法,包括步骤:配设由动力机构及第一力传递机构组成的软牵引装置并吊运至梁端钢锚箱下端进行安装;运送斜拉索,使所述斜拉索的下锚头靠近所述钢锚箱;采用第二力传递机构连接所述软牵引装置及所述斜拉索的下锚头;启动所述软牵引装置,牵引所述第二力传递机构经所述钢锚箱引出所述斜拉索的下锚头;锚固所述斜拉索的下锚头,并解除所述第二力传递机构以及动力机构,以完成单根斜拉索的梁端安装工序。通过本方案的实施,其保证了斜拉索的梁端安装过程力传递的稳定性,同时提高了施工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斜拉索的梁端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斜拉桥是将主梁用斜拉索直接拉在塔索上的一种桥梁,是由承压的塔、受拉的索和承弯的梁体组合起来的一种结构体系。该主梁可看作是斜拉索代替支墩的多跨弹性支承连续梁。而斜拉索可使梁体内弯矩减小,降低建筑高度,减轻了结构重量,节省了材料。斜拉桥主要由索塔、主梁、斜拉索组成。随着桥梁技术的不断发展,斜拉桥作为大跨度桥梁的主要选型之一被广泛应用,其修建跨度日益增大,斜拉索作为斜拉桥的主要受力构件其长度及截面均随之增加,现场施工难度和投入设备不断增加。对于斜拉索张挂施工主要包括索上桥面、展索、挂设及张拉等工序,其中挂设工序分为塔端挂设和梁端挂设。
对于斜拉索的塔端或梁端的挂设先后顺序一般取决于张拉端,对于不同的挂设先后顺序,具有不同的施工工序;当张拉端在梁端时,一般斜拉索的梁端安装在后。现有技术中,对于在后安装的斜拉索的梁端安装一般采用软牵引或硬牵引的方式。但是该方法由于能适应的牵引锚固力小,难以适应于需要运送斜拉索的距离较长、斜拉索较重的施工环境。所以急需提出一种牵引距离长、牵引锚固力大的梁端安装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适应于斜拉索牵引距离长,牵引锚固力大的斜拉索的梁端安装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斜拉索的梁端安装方法,包括步骤:
配设由动力机构及第一力传递机构组成的软牵引装置并吊运至梁端钢锚箱下进行安装;
运送斜拉索,使所述斜拉索的下锚头靠近所述钢锚箱;
采用第二力传力机构连接所述软牵引装置及所述斜拉索的下锚头;
启动所述软牵引装置,牵引所述第二力传递机构经所述钢锚箱引出所述斜拉索的下锚头;
锚固所述斜拉索的下锚头,并解除所述第二力传递机构以及动力机构,以完成单根斜拉索的梁端安装工序。
其中,所述配设由动力机构及第一力传递机构组成的软牵引装置,包括步骤:
配设由千斤顶提供动力的动力机构以及由钢绞线束传递力的第一力传递机构;
将所述钢绞线束插入所述千斤顶,并锁定一体。
其中,所述千斤顶由两个上下配合的油缸、处于上油缸侧的第一工具锚以及处于下油缸侧第二工具锚组成;所述钢绞线束的其中一端布设有与所述千斤顶连接的第一连接器,另一端布设有与所述第二力传递机构连接的第二连接器;所述将所述钢绞线束插入所述千斤顶,并锁定一体,包括步骤:
通过带有第一连接器一端牵引所述钢绞线束插入所述千斤顶;
将所述第一连接器穿过所述第一工具锚并进行锁定;
在所述千斤顶的第二工具锚上配设与所述第二力传递机构固定的锚环。
进一步地,吊运所述软牵引装置至梁端钢锚箱下进行安装,包括步骤:
吊运所述软牵引装置至梁端钢锚箱下;
将所述钢绞线束带有第二连接器一端从所述钢锚箱下端向上端引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路桥华南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路桥华南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343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桥梁检测用滑轮结构及桥梁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市政施工用道路桥梁打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