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内的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34060.4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26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韩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函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3/19 | 分类号: | G05D23/19;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大连至诚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42 | 代理人: | 杨威;涂文诗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连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传感器单元 空气质量检测装置 检测 甲醛传感器 实时监测 数据信息 二氧化碳浓度信息 二氧化碳传感器 光照强度信息 数据信息控制 太阳能光伏板 光照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含量信息 环境信息 空气环境 空气汽车 温度信息 主控单元 检测车 二氧化碳 甲醛 光照 传送 空调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内的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在汽车内对汽车内的环境信息进行实时监测的传感器单元;其中传感器单元包括检测车内的温度信息的温度传感器、检测汽车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信息的二氧化碳传感器、检测汽车内的甲醛含量信息的甲醛传感器、检测汽车内的光照强度信息的光照传感器,接收所述传感器单元传送的数据信息的主控单元,本装置不仅可以实时监测汽车内的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甲醛传感器浓度、光照强度等数据信息,通过检测到的数据信息控制汽车内的太阳能光伏板的工作以及空气汽车内的空调的工作,保证汽车内具有优质的空气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温度采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内的空气质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无论是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都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因此汽车内的空气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基于光伏发电的汽车自动温控系统整体拥有环保、高效等优势特性,系统在不浪费原有能源的基础上还能够为汽车提供能源,做到了能源的可再生利用。同时,整套系统为汽车提供了智能化的管理功能,极大的提高了汽车用户的舒适度与用车体验,符合市场需求,拥有广泛推广的条件。汽车的自动温控系统是基于温度传感器与控制电路而实现的自动化的过程系统。在合理的调试与设计之后,系统能实时的、准确的掌握车内各个重要部分的温度信息,根据用户或控制端所设定的相应参数,从而自动地控制制冷端进行工作或停止工作,从而达到维持车内温度相对恒定的目的。现有技术中的汽车温控系统大多关注汽车内的温度控制方面,没有将温度与实际车内的光照强度相结合来控制汽车内的温度状况,因此造成汽车的空气不流通,温度忽冷忽热的现象。
发明内容
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内的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具体方案为包括:
安装在汽车内对汽车内的环境信息进行实时监测的传感器单元;其中传感器单元包括检测车内的温度信息的温度传感器、检测汽车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信息的二氧化碳传感器、检测汽车内的甲醛含量信息的甲醛传感器、检测汽车内的光照强度信息的光照传感器,
接收所述传感器单元传送的数据信息的主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有按键电路、时钟电路和电源电路,所述主控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有无线通信模块、显示屏、报警装置、空调控制端和接口电路,所述接口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PC机。
进一步的,该系统还包括设置在车窗上的太阳能光伏板,所述太阳能光伏板的输出端与车体内的电源端相连接,所述太阳能光伏板的开关控制端与主控单元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传感器采用型号为DS18b20的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主控单元采用型号为STC12C5A60S2的单片机。
进一步的,所述光照传感器的型号为XDC-009光强传感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汽车内的空气质量检测装置,通过利用检测车体内温度、空气质量参数数据变化以及车外光强变化的数据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采用对空调的档位变化进行实时控制。从而保证汽车内具有良好的空气环境,该装置可以节省一定的能量,并且对于温度的检测与预判能够有比较大的准确性,克服了不考虑车外温度对车内温度的影响的缺点,能够更加方便的主动检测温度并调节温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传感器单元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函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函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340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