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化床锅炉返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34055.3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03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家兴;王敏;崔节明;王冠楠;路亭伟;彭建升;董永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26 | 分类号: | F23C10/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64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化床 锅炉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流化床锅炉返料装置,涉及热电技术领域。流化床锅炉返料装置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通的分离器、返料立管和返料器,所述返料立管的内腔设有能够减小所述内腔截面积的分割装置。本发明通过在返料立管内部设置减小其截面积的分割装置,可在现有圆形返料立管结构不变的前提下,来优化返料立管的截面积大小,从而实现了最佳返料效果,进一步解决了返料立管与锅炉容量等级不适配时,对锅炉进行改造费用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流化床锅炉返料装置。
背景技术
流化床锅炉由炉膛、分离器返料、尾部烟道等部分组成。燃煤通过锅炉前后墙上的给煤口进入炉膛,与初始铺设在布风板上的物料一块混合,分别经过加热、着火、快速燃烧和燃尽的过程。燃尽后的灰分与初始物料一起在炉膛内运动,较大的颗粒主要沉积在密相区内,呈反复流化的沸腾状态。一部分颗粒随烟气沿炉膛上升流动,到达炉膛上部后再沿炉膛四周下降返回密相区,呈内循环流动状态;另一部分较细的颗粒从炉膛出口进入分离器,经分离作用后,大部分颗粒被分离下来经过下排气口进入返料立管,再通过返料器、返料斜腿后被送回炉膛;部分极细的物料颗粒从分离器飞出后,进入尾部烟道排出炉膛形成飞灰。返料立管起到储存经过分离器分离下来的物料,并与返料器配合将其输送回炉膛的作用。
返料器的返料能力与返料立管的内径尺寸有很大关系,现今多数流化床锅炉设计的立管内径与锅炉容量等级相比都存在偏粗问题,这将使立管内的有效物料堆积高度减小,不能产生足够的物料压差,大大影响返料系统的顺畅运行;立管内物料堆积不够也会使返料器内通入的空气极易吹穿料层进入分离器,影响返料顺畅也间接影响了分离器的分离效率。
目前,对改造锅炉来说,锅炉已安装设备较多,实际空间十分有限,全部拆除重做后的施工难度较大,拆除加恢复的费用也较大。而返料立管采用多种浇注料围成,在锅炉基建阶段,可采用预制吊装的方式进行安装,由于空间相对不受限制,可比较容易实现设计需要的尺寸,在合理施工组织前提下的工期和费用不会太高。
因此,亟待需要一种新型返料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化床锅炉返料装置,以解决返料立管与锅炉容量等级不适配时,对锅炉进行改造费用高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流化床锅炉返料装置,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通的分离器、返料立管和返料器,返料立管的内腔设有能够减小内腔截面积的分割装置。
作为优选,分离器与返料立管之间通过膨胀节连接。
作为优选,返料立管的侧壁由内至外依次为耐磨耐火浇注料或耐磨耐火砖,保温浇注料或保温砖,微孔硅酸钙制品或保温棉,以及护板。
作为优选,分割装置抵接于返料立管的内壁,且分割装置采用耐磨耐火浇注料或耐磨耐火砖制成。
作为优选,分割装置的横截面为一字形。
作为优选,分割装置的横截面为十字形。
作为优选,分割装置的横截面为弧形。
作为优选,返料立管内腔被分割装置分割后形成的新内腔的横截面为多边形或圆形。
作为优选,返料器中间设有舌形挡板形成为U形返料器,且返料器的出口与返料斜腿连通。
作为优选,返料器的底部设有放灰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340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态燃料燃烧装置及燃烧系统
- 下一篇:一种流化床锅炉的低温返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