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层共挤包装材料用粘接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33103.7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2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贵;杨少辉;李楠;肖传富;毕宏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邦中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51/06 | 分类号: | C09J151/06;C09J123/06;C09J1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5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量份 多层共挤 粘接树脂 改性低密度聚乙烯 制备 马来酸酐接枝低密度聚乙烯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耐热性 低密度聚乙烯 乙烯基弹性体 加工性能 稳定剂 粘接力 粘结剂 脱层 乙烯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层共挤包装材料用粘接树脂,所述粘接树脂包含以下原料组分以及重量份:低密度聚乙烯25~50重量份,改性低密度聚乙烯30~60重量份,乙烯基弹性体10~30重量份,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1~10重量份,稳定剂0.1‑3重量份,其中,所述改性低密度聚乙烯为马来酸酐接枝低密度聚乙烯。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多层共挤包装材料用粘接树脂不仅克服现有技术中多层共挤包装材料用粘结剂粘接力不强、多层共挤包装材料易脱层等缺点,而且具备制备方法简便、加工性能优良、耐热性好的优点,满足了实际工业中大规模生产的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层共挤包装材料用粘接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塑料包装材料正在以递增的速度取代传统包装材料,以多层共挤功能薄膜(片)为代表的高附加值的功能性塑料包装材料越来越收到包装行业和食品行业的青睐。
多层共挤技术是指:采用三种以上的塑料粒子或塑料粉末作为原料,通过几台挤出机分别使每种塑料熔融塑化后,进入同一个口模中(或者通过分配器,将各挤出机所供给的塑料汇合以后供入口模),然后经过进一步加工处理,制得多层复合薄膜。在多层共挤技术中,最为关键的技术便是粘结,所以在多层共挤包装材料中使用的粘结树脂就显得极其重要。一旦粘结树脂的粘接强度不够,在多层共挤包装材料生产过程中或使用过程中就会出现脱层现象,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目前,现有技术中已存在一些包装材料用的粘结剂,如中国发明专利CN103045124A以及CN103013356A,但其原材料不易获取且制备过程复杂。市场上常用的多层共挤包装材料在使用过程大多会在棱角和边缘处出现脱层现象。这说明棱角和边缘处粘接树脂的粘接强度因抽真空拉伸时层间的拉伸应力及应变增大而严重下降,进而影响包装的密封程度和美观程度。
因此,开发一种加工性能优良、耐热性好、尤其是粘接性能良好,以克服现有粘接树脂的粘接力不强、多层共挤包装材料易脱层等缺点的粘接树脂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层共挤包装材料用粘接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粘结树脂的耐热性差、粘结性不佳、且加工工艺复杂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多层共挤包装材料用粘接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树脂包含以下原料组分以及重量份:
其中,所述改性低密度聚乙烯为马来酸酐接枝低密度聚乙烯。改性低密度聚乙烯的密度范围在0.920-0.930g/cm3,190℃,2.16kg压力下的熔融指数为0.8~2.3g/10min。
优选的,所述低密度聚乙烯密度范围在0.910-0.925g/cm3,190℃,2.16kg压力下的熔融指数为0.5~2.0g/10min,分子量介于20000-40000之间。
优选的,所述马来酸酐接枝低密度聚乙烯的接枝率为0.5~1%。
优选的,所述乙烯基弹性体为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己烯共聚物、乙烯-辛烯共聚物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的,所述稳定剂由抗氧化剂和光稳定剂混合组成,且抗氧化剂和光稳定剂的重量份比为1:1~5。
优选的,所述抗氧化剂为抗氧化剂1010、抗氧化剂1076、抗氧化剂168中的一种或者任意组合。
优选的,所述光稳定剂为Tinuvin770、Tinuvin327、Tinuvin329中的一种或者任意组合。
一种多层共挤包装材料用粘接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邦中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邦中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331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