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温粘接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33058.5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8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肖传富;毕宏江;杨少辉;李楠;欧阳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邦中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51/06 | 分类号: | C09J151/06;C09J123/08;C09J11/04;C09J1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松江区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接树脂 接枝物 制备 乙烯 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 熔点 断裂伸长率 辛烯共聚物 制备工艺 抗氧剂 重量份 粘接 剥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粘接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粘接树脂包括以下原料组分及重量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接枝物30~50份、乙烯‑辛烯共聚物接枝物10~20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20~30份、填料1~5份、抗氧剂0.1~0.5份。本发明中的低温粘接树脂的制备工艺容易控制,且原料和设备都较易获得,易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采用本发明中的低温粘接树脂熔点为90℃~105℃,剥离强度达到110~140N/25mm,断裂伸长率≥600%。本发明中的低温粘接树脂能够在较低的温度下(110℃)下具有较好的粘接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粘接树脂,具体涉及一种低温粘接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粘接树脂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粘接树脂是一种可塑性的粘合剂,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其物理状态随温度改变而改变,而化学特性不变,其无毒无味,属环保型化学产品。因其产品本身系固体,便于包装、运输、存储、无溶剂、无污染、无毒型;以及生产工艺简单,高附加值,黏合强度大、速度快等优点而备受青睐。
但是作为生产型厂家,节约能效也是节流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粘接树脂的成产工艺问题也就成为各个厂家比较关注的问题。低温型的粘接树脂一方面可以降低螺杆的挤出温度,节约能效;另一方面在进行复合的第二阶段 (比如说衬塑管复合工艺、铝塑板覆膜工艺等)也会相应的降低复合温度,在较低的粘接温度下实现较好的粘接性能是生产型厂家所预期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温粘接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粘接树脂包括以下原料组分及重量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接枝物为马来酸酐接枝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丙烯酸接枝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中的一种或两种。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接枝物的数均分子量为 1000~5000。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所述马来酸酐接枝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中马来酸酐的接枝率为0.5~1%和/或所述丙烯酸接枝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中丙烯酸的接枝率为0.5~1%。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乙烯-辛烯共聚物接枝物为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两种。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乙烯-辛烯共聚物接枝物熔点为40~70℃。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中马来酸酐的接枝率为0.5~1%和/或所述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中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接枝率为0.5~1%。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中醋酸乙烯VA含量为 18~32%,熔点为60~80℃,在190℃,2.16Kg下的熔体流动速率为 10~20g/10min。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填料为碳酸钙、滑石粉、蒙脱土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76、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和DLTP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低温粘接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不同重量份的组分混合,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温度140~160℃,主机转速 400~420rpm,喂料转速20~27rpm,真空度≤0.04kPa。
本发明中的低温粘接树脂的制备工艺容易控制,且原料和设备都较易获得,易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采用本发明中的低温粘接树脂按照GB/T 19466.3测试其熔点,其熔点为90℃~105℃;按照GB/T 2791的测试方法测试剥离强度(压板温度为110℃),其剥离强度达到110~140N/25mm,断裂伸长率≥600%。
综上,本发明中的低温粘接树脂能够在较低的温度下(110℃)下具有较好的粘接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邦中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邦中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330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