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指纹识别金属环直流阻抗的测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33029.9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7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媛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智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04 | 分类号: | G01N27/04;G01R27/02 |
代理公司: | 深圳茂达智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94 | 代理人: | 胡慧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指纹识别 金属环 直流 阻抗 测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指纹识别金属环直流阻抗的测试装置,包括外壳、防尘布、转轴、活动杆、丝杆一、中空杆、吸盘以及丝杆二,所述外壳内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缠绕着防尘布,所述防尘布右端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侧端安装有丝杆一,所述丝杆一左端设有外壳,该设计即可实现防尘功能,也可进行清洁工作,所述中空杆下端设有丝杆二,所述丝杆二上端延伸入中空杆内部,所述丝杆二下端设置有吸盘,该设计即可增加放置稳定性,同时也可调整高度,本发明提升使用寿命,增加功能性,稳定性好,加大适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指纹识别金属环直流阻抗的测试装置,属于指纹识别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指纹识别即指通过比较不同指纹的细节特征点来进行鉴别。指纹识别技术涉及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数学形态学、小波分析等众多学科。由于每个人的指纹不同,就是同一人的十指之间,指纹也有明显区别,因此指纹可用于身份鉴定。
现有指纹识别金属环直流阻抗的测试装置上操作触摸屏均直接暴露在外,导致操作触摸屏表面常常会落上大量的灰尘,灰尘会影响操作,同时灰尘会进行腐蚀,降低使用寿命,功能性差,现有指纹识别金属环直流阻抗的测试装置高度均固定的,但是人员身高不同,导致有些人员需要弯腰进行操作,加大劳动强度,致使适用范围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指纹识别金属环直流阻抗的测试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升使用寿命,增加功能性,稳定性好,加大适用范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指纹识别金属环直流阻抗的测试装置,包括辅助机构、测试装置主体以及调整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安装在测试装置主体上端,所述测试装置主体下端设有调整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外壳、防尘布、转轴、活动杆以及丝杆一,所述外壳内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缠绕着防尘布,所述防尘布右端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侧端安装有丝杆一,所述丝杆一左端设有外壳,所述外壳右侧设有活动杆,所述外壳内部安装有防尘布,所述防尘布右端穿过外壳与活动杆相连接,所述防尘布侧方设有丝杆一,所述外壳以及活动杆均安装在测试装置主体上端,所述调整机构包括中空杆、吸盘以及丝杆二,所述中空杆下端设有丝杆二,所述丝杆二上端延伸入中空杆内部,所述丝杆二下端设置有吸盘,所述吸盘上方设有中空杆,所述中空杆安装在测试装置主体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调整机构设有四组,四组所述调整机构结构相同,四组所述调整机构均匀安装在测试装置主体下端,所述测试装置主体下端通过弹簧铰链分别与四组调整机构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上对称安装有两个限位板,且两个限位板对称装配在防尘布前后两端,所述转轴上对称设有两个盘簧,且盘簧安装在限位板外端,所述转轴前后两端均通过轴承与外壳相连接,且盘簧以及限位板均安装在外壳内部,所述转轴通过两个盘簧与外壳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丝杆一设有两个,两个所述丝杆一对称安装在外壳右端,两个所述丝杆一对称装配在防尘布前后两侧,所述活动杆前后两端对称安装有两个轴承座,且两个轴承座分别安装在两个丝杆一上,所述丝杆一与轴承座通过滚珠螺母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丝杆一设置在挡板左端,且挡板右端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丝杆一右端穿过挡板与伺服电机相连接,所述活动杆下端安装有清洁块,且清洁块安装在测试装置主体上端。
进一步地,所述中空杆下端安装有轴承环,且轴承环装配在丝杆二,所述丝杆二与轴承环通过滚珠螺母副相连接,所述吸盘上安装有排气管,且排气管上装配有开关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一种指纹识别金属环直流阻抗的测试装置,本发明通过添加外壳、防尘布、转轴、活动杆以及丝杆一,该设计即可实现防尘功能,也可进行清洁工作,提升使用寿命,增加功能性,解决现有指纹识别金属环直流阻抗的测试装置上操作触摸屏均直接暴露在外,导致操作触摸屏表面常常会落上大量的灰尘,灰尘会影响操作,同时灰尘会进行腐蚀,降低使用寿命,功能性差等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智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智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330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