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节能的耦合化氧化沟脱氮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32870.6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9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潘绮;劳红标;曹祺;谢建萍;章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水处理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知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7 | 代理人: | 施春宜 |
地址: | 312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节能 耦合 氧化 沟脱氮 工艺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效节能的耦合化氧化沟脱氮工艺,属于水、废水或污水的生物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氧化沟、至少一个阀门,所述的分布在氧化沟中,的曝气头由阀门控制,以控制的开闭;氧化沟的进水管为污水入口,该氧化沟还设置有回流污泥管,回流污泥管上设置加药罐;进水管处形成选择区。将本申请应用于污水如印染废水处理,具有高效节能、调控灵活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效节能的耦合化氧化沟脱氮工艺,属于水、废水或污水的生物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印染废水处理工艺,主要采用“预处理+生化处理+加药混凝”工艺。污水COD在各段中都有明显的去除,氨氮指标主要靠好氧菌降解去除,但总氮去除效果并不明显。实际运行中,由于进水总氮高,再加上整个流程中并没有曝气工序,缺少有效的反硝化系统,出水氨氮较低,但总氮指标难以达到出水排放标准,总氮去除率一般在40-50%;专利2015103142206中虽然对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污泥进行回流,并通过多次均化对污水本身性质实现预改善,但由于非曝气区单次过流反应时间非常短,氧化沟内硝化反应充足而非曝气区的反硝化反应不充分,效果并不理想。
基于此,做出本申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印染废水处理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无需预处理即可实现高效节能脱氮的高效节能氧化沟脱氮装置,该装置在传统氧化沟工艺基础上,同步实现了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和反硝化除磷技术,并在硝化反硝化过程中实现分布脱氮,优化了硝化反硝化过程,形成新型氧化沟工艺技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效节能的耦合化氧化沟脱氮工艺,包括氧化沟、至少一个阀门,所述的氧化沟中分布有廊区,各廊道中设置至少一个曝气头区,曝气头区的曝气头由阀门控制,以控制曝气头区的开闭;氧化沟的进水管为污水入口,该氧化沟还设置有回流污泥管,回流污泥管上设置加药罐;进水管处形成选择区;阀门关闭,污水在氧化沟中进行厌氧-好氧-厌氧-好氧交替循环;阀门开启,对应的曝气头区进行硝化反应,反硝化在曝气头区以外发生,反硝化区的反硝化回流液与进水管的进水混合,并在选择区中进行反硝化活动,形成同步硝化反硝化过程;整个氧化沟中,厌氧区与好氧区的比例为1:5-11:25,由阀门的开闭进行具体比例的调控。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
所述曝气头区以外的氧化沟中设置搅拌器,在不曝气段防止污泥沉淀。
所述的氧化沟为环形氧化沟,选择区位于进水管处的环湖处。最小环湖处为选择区,进水与反硝化回流液混合进行反硝化活动,是常规AO工艺模式。
所述的阀门位于氧化沟中,每个阀门对应控制1-2个曝气头区。
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将AO工艺与同步硝化反硝化技术相耦合,强化了脱氮功能。根据污水水质的不同,在氧化沟中组合成不同比例的厌氧释磷区-反硝化吸磷区-厌氧(厌氧)区-好氧区-厌氧区-好氧区。碳通过好氧微生物的同化和异化作用去除,氮通过好氧硝化菌的硝化作用、兼氧反硝化菌的反硝化作用去除。本申请将选择区的常规AO工艺与其余区域的同步硝化反硝化过程相耦合,进一步提高了工艺的脱氮效果。
(2)运行控制优化,可根据进水水质、出水要求对氧化沟内厌氧区好氧区进行不同切换与调整,运行灵活可控性强。阀门用于控制曝气程度,当阀门关闭时,污泥在环形跑道上进行厌氧-好氧-厌氧-好氧交替循环的状态,有利于控制溶解氧,形成同步硝化反硝化过程,以规模为20万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水处理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绍兴水处理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328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隔音窗
- 下一篇:一种高负载液压拉力测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