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井下建/构筑物加固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32660.7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14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穆满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04B28/14 | 分类号: | C04B28/14;C04B28/00;C04B18/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申绍中 |
地址: | 0450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 加固材料 粉煤灰 赤泥 固体废弃物 建(构)筑物 重量百分比 固体材料 环保要求 环境危害 脱硫石膏 循环利用 构筑物 环保性 矿渣 水泥 拓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构)筑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井下建(构)筑物加固材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固体材料构成:赤泥45%‑60%、粉煤灰25%‑40%、脱硫石膏0‑7.5%、矿渣0‑5%、水泥2.5%‑12.5%;还包括水,水固比为1:1.0~1.3。本发明能够满足井下加固特性的要求,同时还有效的利用了赤泥、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具有环保性,符合环保要求,对环境危害较少;本发明能够有效拓展井下加固材料的来源,成本低廉,易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构)筑物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井下建(构)筑物加固使用的材料。
背景技术
地下煤层在开采过程中,需要掘进大量的巷道(煤巷、岩巷),掘进过程中遇到碎石层、砂土层以及陷落柱、断层破碎带时,由于其内部比较松散,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引发巷道顶板塌落、片帮、涌水等事故,特别是煤巷使用时间短,故需要低强度加固材料对其进行加固,节约成本。
目前使用的水泥为主的加固材料和化学加固材料虽然能够较好地对巷道进行加固,但其加固材料成本高,煤层回采过程中拆除难,制约煤矿的经济效益。因此,有必要设计出一种既能堵水、又能加固、易拆除的井下用材料,改变加固材料的加固性能,从而有效提高巷道安全系数。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井下建/构筑物加固材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井下建/构筑物加固材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固体材料构成:赤泥45%~60%、粉煤灰25%~40%、脱硫石膏0~7.5%、矿渣0~5%、水泥2.5%~12.5%;还包括水,水固比为1:1.0~1.3。
作为优选,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固体材料构成:赤泥55%、粉煤灰30%、脱硫石膏5%、矿渣2.5%、水泥7.5%;还包括水,水固比为1:1.2。
作为优选,还包括外加剂,外加剂占固体材料总重量的0~1.5%。
作为优选,所述外加剂为膨润土、三聚磷酸钠、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能够满足井下加固特性的要求,同时还有效的利用了赤泥、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本发明具有环保性,符合环保要求,对环境危害较少;本发明能够有效拓展井下加固材料的来源,成本低廉,易于推广。
大掺量采用赤泥,充分利用赤泥的保水性能,以降低加固材料的泌水现象,并配合掺入自制外加剂,调整其流变性能,从而保证加固材料在具有较好流动性的情况下,不发生泌水现象;
充分利用赤泥中的碱性物质碱激发粉煤灰、矿渣粉中的SiO
说明书附图
图1是本发明材料用于巷道加固工程的施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井下建/构筑物加固材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固体材料构成:赤泥45%~60%、粉煤灰25%~40%、脱硫石膏0~7.5%、矿渣0~5%、水泥2.5%~12.5%;还包括水,水固比为1:1.0~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未经山西工程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326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