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柱花草替代控制薇甘菊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32629.3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2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付卫东;张国良;张瑞海;王忠辉;宋振;范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2/40 | 分类号: | A01G22/40;A01G2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严政;刘依云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薇甘菊 柱花草 防效 生态控制技术 一级分枝 生长 替代 单株 干重 主茎 种植 试验 土地 | ||
1.一种利用柱花草替代控制薇甘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生长有薇甘菊的土地上种植柱花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柱花草替代控制薇甘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薇甘菊与柱花草种植比例为1∶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柱花草替代控制薇甘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薇甘菊与柱花草种植比例为1∶2-3。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利用柱花草替代控制薇甘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柱花草生长的区域是北纬23度以南,最低气温≥15℃,降雨量900~4000mm,空气湿度大于75%,无霜冻,PH值4.5~8.5的红壤、沙性灰化土、干燥砂土、重粘土、酸性瘠薄土壤,土壤湿润,易排水。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利用柱花草替代控制薇甘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柱花草种植方式是采用育苗移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柱花草替代控制薇甘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穴定植10-15cm的2-3株幼苗。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利用柱花草替代控制薇甘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柱花草种植的行株距为40-60×40-60cm。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利用柱花草替代控制薇甘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柱花草种植的深度为3-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3262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