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近距空间的移动通信终端用户快速准确识别的智能服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32318.7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9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郭庆;任伟;黄承;施渊籍;杨坪寰;刘力;焦春;付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熊猫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南京熊猫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32 | 分类号: | G06Q20/32;G06Q20/40;G07C9/00;H04W4/021;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陈建和 |
地址: | 21000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通信终端 感知设备 驻留 后台服务系统 空间关系 智能服务 电磁能量 管理信息 区域通信 射频天线 约束装置 终端用户 认证 覆盖 碰触 全向 刷卡 移动 | ||
1.基于近距空间的移动信终端用户快速准确识别的智能服务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一,利用移动通信终端感知设备通过前端射频天线实现全向或定向的区域(如距离5-15米范围内)的通信覆盖,当移动通信终端进入该感知设备覆盖的范围内,会自动驻留到该移动通信终端感知设备中,移动通信终端感知设备获取到该范围内所有驻留且经认证的移动通信终端的用户ID;
步骤二,当驻留且认证的某一移动通信终端与电磁能量约束装置处于近距空间关系时,所述近距空间是指8-15cm之内的距离,移动通信终端感知设备感知有移动通信终端接近,包括刷卡、碰触;
步骤三,移动通信终端感知设备选出符合近距空间关系的移动通信终端,移动通信终端感知设备发出一个信号;
步骤四,移动通信终端感知设备通过输出端口将选出的移动通信终端的用户ID(用户身份识别卡所对应的ID号)和对应的其它信息发送给后台服务系统;其它信息包括支付数量、环境和管理信息(单号、消费科目等);
步骤五,后台服务系统记录或同时支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服务方法,其特征是移动通信终端感知设备加载在包括地铁的闸机门禁设备、POS机等产品设备上应用,或独立做成一个产品——移动通信终端读头与包括地铁的闸机门禁设备、POS机产品设备匹配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服务方法,其特征是后台服务系统采用各种支付平台作为后台服务子系统,包括现有的各种支付或代理支付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服务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地铁的闸机门禁设备门禁信号产生的同时也对应产生一个根据通行的按次或同时按级支付的信息;此信息发送到有效的支付平台上进行支付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服务方法,其特征是用户身份识别卡对应的身份信息ID包括但不限于IMSI号、手机号,该身份信息ID号和身份证信息、手机号码信息、ID信息唯一绑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服务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刷手机及过地铁闸机、刷手机过小区门禁、手机直接购物或购服务的支付、刷手机进小区门、家门等便捷服务。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服务方法,其特征是支付结算信息的清算由后台流程读取了筛选出的移动通信终端的用户ID和相关管理(消费环境)信息由经认证的移动通信终端用户ID对应的各支付平台进行结算或清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服务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五中,后台服务系统支付系指移动通信终端绑定经电信认证的实名制SIM卡,基于SIM卡的移动通信终端建立用户的账户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支付宝、微信支付为代表无卡支付绑定ID号、翼支付荷包支付手机钱包、微信支付绑定ID号而建立后的账户信息以加密法加密后存储在移动通信终端;后台服务系统包括支付服务器或再加验证服务器;支付服务器在收到支付终端发出的支付交易请求后,进行支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熊猫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南京熊猫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熊猫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南京熊猫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3231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