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老化油脱水精制方法及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31764.6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11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仝坤;宋启辉;谢水祥;王东;任雯;曾魏;张明栋;孙静文;刘晓辉;张哲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G21/00 | 分类号: | C10G21/00;C10G21/28;C10G33/04;C10G5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董于虎;沈金辉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老化 脱水 精制 方法 及其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老化油脱水精制方法及其系统,脱水精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用一级萃取剂对老化油进行一级萃取,然后通过固液分离得到一级萃取液和一级萃取残渣;一级萃取剂的组分包括沸点低于100℃的亲油亲水有机溶剂;(2)回收所述一级萃取液中的一级萃取剂后,将残余液体进行油水分离,得到第一油相和第一水相;(3)用二级萃取剂对一级萃取残渣进行二级萃取,然后通过固液分离,获得二级萃取残渣和含有第二油相的二级萃取液;二级萃取剂的组分包括多环芳烃。该方法脱水效果好,原油回收率高,而且工艺时间短,分离效率高,相比与现有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环境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老化油脱水精制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稠油老化油是在稠油脱水、加工、污水及污泥处理中回收的含有少量无机杂质、大量水的油水混合物,呈油状,常温下流动性差,为油包水、水包油型非均质多相分散体系。老化油中有机物主要为高含胶质、沥青质的稠油和稠油开采、输运、油水分离和处理、油泥处理中加入的表面活性剂,回收的矿物油比重高达0.99g/cm3,油水密度差小。稠油中脂肪酸盐、环烷酸盐、沥青酸盐是很好的乳化剂,加重了老化油的乳化,因此老化油乳化严重、稳定性强,极难脱水。
目前国内外老化油脱水的方法主要有电脱法、化学破乳、超声破乳、热处理和一次萃取(萃取剂一般采用轻质石油馏分如正己烷、石油醚、汽柴油)等,上述部分方法如电脱法、化学破乳法等处理后油的品质较差,虽然去除了大部分水分,但也将大部分的无机质留在了油中;部分方法运行成本高,给企业增加了负担,限制了该技术的进一步应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老化油脱水精制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老化油脱水精制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老化油脱水精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用一级萃取剂对老化油进行一级萃取,然后通过固液分离得到一级萃取液和一级萃取残渣;所述一级萃取剂的组分包括沸点低于100℃的亲油亲水有机溶剂;
步骤二:回收所述一级萃取液中的一级萃取剂后,将残余液体进行油水分离,得到第一油相和第一水相;
步骤三:用二级萃取剂对所述一级萃取残渣进行二级萃取,然后通过固液分离,获得二级萃取残渣和含有第二油相的二级萃取液;所述二级萃取剂的组分包括多环芳烃。
本发明通过分级萃取的方式实现对老化油的脱水精制,该方法首先通过一级萃取剂萃取出老化油中绝大部分的汽油馏分、柴油、石脑油,同时还萃取出一部分重质油;然后再通过二级萃取剂将残余的重质油(主要为胶质和沥青质)萃取出;这种分级萃取的方式可以获得很高的原油回收率,并且回收的油品品质高,大大提高了经济价值。该方法可适用于本领域中各种常规老化油的脱水精制,尤其对于稠油老化油这种难处理老化油的回收,提供了更高效的解决方案。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脱水效果好,原油回收率高,而且工艺时间短,分离效率高,相比与现有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
在上述老化油脱水精制方法中,一级萃取剂选用沸点低于100℃的亲油亲水有机溶剂作为主组分,这些物质分子量较小,一方面可以萃取出老化油中绝大部分汽油馏分、柴油、石脑油以及少量重质油,另一方面也易于与水和油(萃取出的油)的分离。在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亲油亲水有机溶剂选自醚类物质、醇类物质、酯类物质和酮类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醚类物质优选为乙醚或二甲醚;所述酮类物质优选为丙酮;所述醇类物质优选为甲醇或乙醇。在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亲油亲水有机溶剂选自至少一种醚类物质以及至少一种酮类物质或醇类物质。醚类物质具有好的有回收效果,但脱水效果较差,将醚类物质与酮类物质或醇类物质复配后,既可以获得较好的回收率又大大提高了脱水效果。在具体实施中,发现醚类物质与酮类物质和/或醇类物质的体积比为3-4:1时效果最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317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压器油快速除水装置
- 下一篇:基于超临界苯的重油减粘裂化的方法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