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31615.X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2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丽;周利;罗海南;王金虎;邵芹;贾琳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春丽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38;H01M4/587;H01M4/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陈思聪 |
地址: | 277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复合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高锰酸钾 羧甲基纤维素钠 草酸 聚丙烯弹性体 首次库伦效率 容量保持率 丝瓜 放电容量 纳米硅粉 碳酸氢钠 产业化 石墨烯 乙二胺 重量份 戊醇 表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石墨烯22‑36份、纳米硅粉12‑18份、丁戊醇30‑40份、聚丙烯弹性体5‑8份、草酸5‑10份、丝瓜6‑8份、羧甲基纤维素钠3‑5份、高锰酸钾4‑8份、碳酸氢钠1.5‑3.4份和乙二胺2‑3份。本发明原料来源广泛,制备方法简单,通过各种原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制备的成品在首次库伦效率、放电容量和容量保持率上均有上佳表现,具有产业化的广泛利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领域,具体是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
背景技术
近年来,消费类电子产品越来越趋于个性化和多功能化,消费者对电池的使用寿命、能量密度以及安全性更加地关注。因此,一些循环寿命长且能量密度高的负极材料被广泛地研究。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
传统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是以铜箔作为集流体,铜箔不仅不能给电极片提供容量,还占电极片大部分重量,铜箔质量是活性物质的几倍甚至更高,使用铜箔为集流体使电池的能量密度降低。另外,铜箔比较致密,内部无孔洞结构,对于充放电过程中体积效应大的电极材料,铜箔集流体不能有效缓解活性物质在循环过程中的体积效应,造成活性物质在循环过程粉化易于与铜箔集流体脱离。由于硅具有最高的理论比容量(4200mAh/g)和较低的脱锂电位(小于0.5V),近年来成为最有潜力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石墨烯22-36份、纳米硅粉12-18份、丁戊醇30-40份、聚丙烯弹性体5-8份、草酸5-10份、丝瓜6-8份、羧甲基纤维素钠3-5份、高锰酸钾4-8份、碳酸氢钠1.5-3.4份和乙二胺2-3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石墨烯采用三层石墨烯、多层石墨烯和氧化石墨烯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聚丙烯弹性体的平均分子量为32500-36800。
所述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丝瓜切片放入砂锅中并且加入其重量6-10倍的水浸泡30-60分钟,然后加热至沸腾,小火慢熬1.5-3小时,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继续熬制15-25分钟后,过滤得到丝瓜滤液;
步骤二,将纳米硅粉加入丁戊醇中并且超声波分散20-35分钟,得到纳米硅粉分散液;
步骤三,将石墨烯、聚丙烯弹性体、高锰酸钾、碳酸氢钠和乙二胺混合并且干法球磨至20-40目,得到第一混合物,然后向第一混合物中加入草酸和去离子水并且继续混合搅拌,然后蒸发干燥,即可得到第二混合物;
步骤四,将第二混合物、丝瓜滤液和纳米硅粉分散液充分搅拌均匀,得到第三混合物,然后将第三混合物在氮气气氛下按2.5-4摄氏度/分钟的速度升温至320-400摄氏度并且保温1-1.5小时,然后以6-8摄氏度/分钟的速度升温至650-820摄氏度并且保温5-8小时,即可得到成品。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四中氮气气氛升温前需要对第三混合物在3.2-4.8Mpa下进行热等静压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原料来源广泛,制备方法简单,通过各种原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制备的成品在首次库伦效率、放电容量和容量保持率上均有上佳表现,具有产业化的广泛利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春丽,未经刘春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316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