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衬塑复合管用粘结树脂、制备方法和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31451.0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2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楠;毕宏江;杨少辉;肖传富;欧阳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邦中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53/02 | 分类号: | C09J153/02;C09J123/08;C09J151/06;C09J191/06;C09J11/06;F16L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松江区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结树脂 衬塑 复合 苯乙烯 制备 聚乙烯接枝物 醋酸乙烯酯 嵌段共聚物 黏度调节剂 尺寸稳定 异戊二烯 粘接树脂 粘接性能 成核剂 抗氧剂 重量份 粘结 乙烯 钢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衬塑复合管用粘结树脂、制备方法和用途,衬塑复合管用粘接树脂兼具尺寸稳定、粘接性能良好的性能,粘结树脂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聚乙烯接枝物20~40份、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SIS)嵌段共聚物20~30份、黏度调节剂10~20份、乙烯‑醋酸乙烯酯10~30份、抗氧剂0.1~0.5份、成核剂0.1~0.5份。本发明中的衬塑复合管用粘结树脂对钢管和PE材料都有高粘结强度,而且在恶劣的环境中能够保持较好的尺寸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衬塑复合管用粘结树脂、制备方法和用途,属于粘结树脂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衬塑复合管又名钢塑复合管,产品以镀锌无缝钢管、镀锌焊接钢管为基管,内壁去除焊筋后,衬入与镀锌管等内径的聚乙烯(PE)管材,聚乙烯衬层厚度要求符合CJ/T136-2007标准,加压加热一定时间后成型,是传统镀锌管的升级型产品。它既有钢管的机械性能,又有塑料管的耐腐蚀,缓结垢,不易生长微生物的特点,是输送酸、碱、盐、有腐蚀性气体等介质的理想管道。
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衬塑复合管由于塑料内管和金属外管的线性膨胀系数差别较大,因此在成品管放置一段时间之后会出现内衬层收缩或者钢塑复合层脱层的现象,这些弱点极大的阻碍了衬塑复合管的发展和应用。
类似于衬塑复合管应用的,发明专利200910096434.5公开了一种衬塑复合管,在塑料内管与金属外管之间复合一高分子弹性隔热层,利用其可伸缩性,在塑料内管与金属外观之间形成缓冲带,从而避免了因塑料内管和金属外管因线性膨胀系数的不同而导致的脱层或端口收缩,但是在利用衬塑复合管专用粘接树脂来达到尺寸稳定和良好粘接的研究,目前仍鲜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衬塑复合管用粘结树脂、制备方法和用途,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粘结树脂一方面不能兼顾对金属和PE材料的高粘结强度,另一方面收缩较大影响粘接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衬塑复合管用粘结树脂,所述粘结树脂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聚乙烯接枝物选自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和丙烯酸接枝聚乙烯中的一种或两种。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聚乙烯接枝物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5000。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中马来酸酐的接枝率为0.5~1%。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丙烯酸接枝聚乙烯中丙烯酸的接枝率为0.5~1%。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SIS)嵌段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为650~2600,相对密度为0.95~1.0g/cm3,软化点为80~140℃,玻璃化温度为73~94℃。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SIS)嵌段共聚物相对密度为0.918~0.930g/cm3,在190℃、2.16kg压力下的熔体流动速率为7~12g/10min,断裂伸长率>800%。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黏度调节剂为常用的黏度调节剂,包括石蜡、微晶蜡、聚乙烯蜡、氧化聚乙烯蜡、聚丙烯蜡、沙索蜡、超支化聚合物、APAO、亚乙基双硬脂酸酰胺、EVA、尿素、盐酸羟胺、硫酸羟胺、环己醇等,优选为聚乙烯蜡。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乙烯-醋酸乙烯酯中醋酸乙烯VA含量为20~30%,熔点为60~65℃,在190℃,2.16Kg下的熔体流动速率为10~20g/10min。
本发明中所述抗氧剂、成核剂均为现有技术中常用添加剂。
优选的,所述抗氧剂选自抗氧剂1076、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和DLTP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邦中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邦中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314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