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用菌接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30458.0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70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郑朋武;郑俊;成宁;朱英飒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邵武市绿农食用菌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50 | 分类号: | A01G18/5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4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用菌 接种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的栽培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用菌接种装置。包括圆盘工作台、输送带和驱动输送带旋转的输送电机,所述输送带上方设有压紧机构、打孔机构和接种机构,所述打孔机构在所述压紧机构的正上方;所述打孔机构包括蒸汽发生装置、蒸汽输送管道、旋转喷头、第二气缸、第二气压杆、旋转电机和打孔筒,所述接种机构包括∩形支架、液压缸、液压杆、接种板、接种管和菌液箱,所述接种管包括内管、外管和接种管管头,内管侧壁设有溢流管。本发明在打孔前,对打孔筒进行蒸汽消毒,同一个气缸控制打孔筒升降,打孔深浅一致,接种管的内管上设有溢流管,菌液可以定量输送到菌袋的孔中,工作效率高,接种的存活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的栽培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用菌接种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的食用菌资源丰富,也是最早栽培、利用食用菌的国家之一。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其含量是一般蔬菜和水果的几倍到几十倍。由于野生食用菌的数量很少,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人们便研究人工培育食用菌。食用菌接种一般是人工在食用菌菌袋上用尖锥打几个穴口,然而,打穴口的尖锥的表面可能在接种过程中附着杂菌,容易导致整袋食用菌菌袋报废;人工接种会接触到食用菌菌袋容易造成污染,且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容易导致打孔不均匀,深浅不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打孔深浅一致、快捷;接种量一致的食用菌接种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食用菌接种装置,包括圆盘工作台、设置在所述圆盘工作台上的输送带和驱动输送带旋转的输送电机,所述输送带上放置有菌袋,所述输送带的两侧分别设有挡板,所述输送带上方设有压紧机构、打孔机构和接种机构,所述打孔机构在所述压紧机构的正上方;
所述压紧机构包括滑槽和依次连接的第一气缸、第一气压杆和滑板,所述滑槽纵向设置在所述挡板上,所述滑板设置在两个所述滑槽之间,所述滑板在所述滑槽内上下滑动,所述滑板上均匀间隔设有4个或4个以上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形状为圆形;
所述打孔机构包括蒸汽发生装置、蒸汽输送管道、旋转喷头、第二气缸、第二气压杆、旋转电机和打孔筒,所述蒸汽发生装置产生蒸汽通过蒸汽运输管道到达旋转喷头,所述第二气压杆一端连接第二气缸,另一端连接旋转喷头,所述第二气缸推动第二气压杆上下运动,所述旋转电机驱动所述旋转喷头旋转,所述旋转喷头的下表面均匀间隔设有4个或4个以上的打孔筒,所述打孔筒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
所述接种机构包括∩形支架、液压缸、液压杆、接种板、接种管和菌液箱,所述液压杆的一端连接液压缸,所述液压杆的另一端连接支架,所述接种板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接种板上均匀间隔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接种管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上,所述接种管通过液体输送管与所述菌液箱连接;
所述接种管包括内管、位于内管外的外管和与内管末端连接的漏斗状的接种管管头,所述接种管管头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控制器连接,所述内管的侧壁上设有溢流管和进液口,所述溢流管的管口低于所述进液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在打孔前,利用蒸汽对打孔筒进行消毒,有效避免打孔筒上的细菌污染菌袋,打孔时,可以一次性对菌袋打多个孔,利用第二气缸控制打孔筒升降,打孔深浅一致,采用旋转电机驱动打孔筒旋转,并采用滑板压住固定菌袋,使得打孔更加快捷准确,接种管的内管上设有溢流管,多余的菌液从溢流管中溢出,使得内管中的菌液始终处于相同的高度,菌液定量输送到菌袋的孔中,且同一个菌袋不同的孔内菌种数量相同,发菌状态一致。圆盘工作台使打孔和接种形成一个连续的生产线,本发明的接种装置工作效率高,提高了接种的存活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食用菌接种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食用菌接种装置的压紧机构和打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食用菌接种装置的接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邵武市绿农食用菌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邵武市绿农食用菌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304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牛樟芝菌丝体的培养方法及其应用
- 下一篇:自循环高效菌类培养采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