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储水式电热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29815.1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8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洪晖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苍南鑫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1/20 | 分类号: | F24H1/20;F24H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陈炳炎 |
地址: | 325800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头 电热水系统 储水式 端口管 分水器 加热管 中间管 壳体 防火控制器 热交换效率 氧化镁粉末 加热设备 加热效率 依次减小 保护层 保温层 出水管 电阻丝 金属管 进水管 温控器 镁棒 内胆 通孔 | ||
本发明涉及加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储水式电热水系统,包括壳体、内胆、保温层,壳体的底部设有、镁棒、出水管、进水管、分水器、加热管、温控器和防火控制器;加热管包括金属管、保护层、电阻丝和氧化镁粉末;分水器包括端口管、中间管和端头管,端口管、中间管和端头管的内径依次减小,端头管上设有三个互成120度的通孔。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加热效率较高和热交换效率较高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热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储水式电热水系统。
背景技术
电热水器是以电作为能源进行加热的热水器,不受外界天气的影响,可随时为人们提供热水,因而,很受人们的欢迎。现有的电热水器一般包括壳体、进水管、出水管、加热丝、内胆和保温层,其中直接用加热丝对内胆内的水进行加热,而水中含有Ca2+、Mg2+、Cl-、F-等各种离子,在电加热丝工作时,加热丝表面吸附杂质,并和各种离子发生反应,导致加热丝表面发生腐蚀、结垢等,使得加热丝失效或者热效率降低;现有电热水器在进水管处进水时,是直接将自来水由进水管通入内胆中,其对进水水流没有控制,这样在加热丝加热时,没有控制的进水水流容易造成加热过程中的费时费电,在电能利用和热交换效率方面存在不足,使得整个电热水器的综合性能不能令人满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电热水器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加热效率较高和热交换效率较高的储水式电热水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储水式电热水系统,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部的内胆,所述壳体和内胆之间设有保温层,所述内胆的外表面设有外涂层,所述内胆的内表面设有内涂层,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延伸于内胆内部的镁棒、出水管和进水管,所述出水管的顶端距离内胆底部的距离分别大于镁棒的顶端距离内胆底部的距离和进水管的顶端距离内胆底部的距离,所述进水管位于内胆内的一端连接有分水器,所述壳体内的侧部设有加热管和温控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有防火控制器,所述防火控制器与加热管和温控器电连接;所述加热管包括金属管和包裹在金属管外部的保护层,所述金属管的内部设有电阻丝,所述金属管的内部填充有氧化镁粉末,所述金属管的端部固定在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加热管为Z字形;所述分水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端口管、中间管和端头管,所述端口管、中间管和端头管的内径依次减小,所述端口管、中间管和端头管同轴同心对接,所述端头管的顶端封闭,所述端头管的外壁面上设有三个互成120度的通孔,三个通孔在端头管上纵向错位分布,三个通孔的直径比例为3:2:1,所述端口管与进水管螺纹连接。本发明通过将现有的电加热丝更换为加热管,具体为将加热管设置为Z字形,使得加热管对水具有较大的加热面积,通过在电阻丝的外部设置金属管,在金属管的外部包裹保护层,在金属管的内部填充氧化镁粉末,使得金属管和电阻丝表面都不会发生腐蚀,整个加热管耐结水垢,能耐得住800度的高温,综合加热性能较好,不会轻易损坏,加热效率较高;本发明通过在进水管的水口处连接由内径逐渐减小的端口管、中间管和端头管构成的分水器来对进入内胆的水流进行控制和分配,具体为在端头管的外壁面上开设三个互成120度的、直径比例为3:2:1通孔来对进入内胆的水流进行控制和分配,能够较好的适应加热管对内胆内部水质的加热,使得注冷水和加热冷水能够较好的适应,在加热过程中省时省电,电能利用率较高,热交换效率较好,使得整个电热水器的综合性能较好。
作为优选,所述保护层为经过高温烧结而成的玻璃材质。使得保护层对金属管的极其内部电阻丝和氧化镁粉末的保护性能更好,具有较高的保护强度,附着性较好,使得金属管不会爆裂,保护层也不会从金属管上脱落,耐高温性能较好。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管的端部通过法兰固定在壳体的内壁上。具有较好的可拆卸性。
作为优选,所述分水器为圆柱状中空的管状结构,所述端口管、中间管和端头管为一体成型。便于加工。
作为优选,所述端口管、中间管和端头管的长度比例为1:2:1。能够对水流形成较好的缓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苍南鑫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苍南鑫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298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