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固溶高强度塑性铁素体球墨铸铁、制造方法和铁路机车零部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429106.3 | 申请日: | 2017-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37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 发明(设计)人: | 王瑞;邓晗;喻光远;夏少华;杨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37/10 | 分类号: | C22C37/10;C22C37/04;C22C33/10;C21D5/00 |
| 代理公司: | 32326 南京乐羽知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缪友建 |
| 地址: | 21301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球墨铸铁 铁素体 铁路机车 固溶 零部件 冶金技术领域 缺口冲击 石墨化 延伸率 制造 屈服 | ||
1.一种硅固溶高强度塑性铁素体球墨铸铁,含有如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
C:3.0-3.2%,Si:3.8-4.1%,Mn:<0.2%;P:<0.03%,S:<0.02%,Mg:0.02-0.03%,其余为Fe及其它不可避免的成分;并且
4.3%≤C+1/3Si≤4.7%
Mn+P+S+其它不可避免的成分≤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固溶高强度塑性铁素体球墨铸铁,其特征在于:所述C的质量百分比为:3.05-3.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固溶高强度塑性铁素体球墨铸铁,其特征在于:所述Si的质量百分比为:3.9-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固溶高强度塑性铁素体球墨铸铁,其特征在于:获得材料抗拉强度在500-600MPa之间、延伸率为15-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硅固溶高强度塑性铁素体球墨铸铁,其特征在于:获得材料的铁素体含量>90%、球化率>9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硅固溶高强度塑性铁素体球墨铸铁,其特征在于:获得材料在23±5℃下无缺口冲击吸收功>100J。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硅固溶高强度塑性铁素体球墨铸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配料——根据所述质量百分比选配原料加入熔炼炉;
第二步、熔炼——将原料混合后升温至1510℃±10℃熔炼成熔液;
第三步、球化——在球化包中加入球化剂、孕育剂、覆盖剂,将熔炼炉中70-90%出炉注入球化包,球化反应60-100s,之后扒渣干净;
第四步、孕育——向球化包冲入孕育剂,并将熔炼炉中剩余的熔液注入球化包,充分搅拌,再扒渣干净;
第五步、浇注——在温度1400-1420℃平稳浇注,并加入孕育剂随流孕育,孕育剂含量为浇注液质量的0.005-0.1%;
第六步、热处理——待铸件温度达到900-950℃时保温2-3小时,再随炉降温至650-750℃保温4-6小时,炉冷到600℃后取出,空冷到室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硅固溶高强度塑性铁素体球墨铸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化剂质量百分比成分为Si:40-50%,Mg:5.5-7.5%,RE:1.5-2.5%,Ca:2.5-3.0%,其余为Fe。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硅固溶高强度塑性铁素体球墨铸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孕育剂质量百分比成分为Si:70-75%,Ca:1-1.5%,Al<1%,其余为Fe。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硅固溶高强度塑性铁素体球墨铸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剂质量百分比成分为:Si:22-25%,其余为Fe。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硅固溶高强度塑性铁素体球墨铸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中,球化剂的加入量为出炉熔液质量的1.0-1.2%;孕育剂的加入量为出炉熔液质量的0.4-0.6%;覆盖剂的加入量为出炉熔液质量的0.4-0.6%。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硅固溶高强度塑性铁素体球墨铸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步的孕育剂冲入量为出炉熔液质量的0.7-0.9%。
13.一种铁路机车零部件,其特征在于:其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硅固溶高强度塑性铁素体球墨铸铁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2910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