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热潜热双回收的节能空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29002.2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87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伟;陈华;林创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2/00 | 分类号: | F24F12/00;F24D17/02;F25B4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28313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潜热 回收 节能 空调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显热潜热双回收的节能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四通阀、节流装置、室内机换热器、室外机换热器、热水管道以及显热回收装置、潜热回收装置;压缩机出口、显热回收装置、四通阀第一接口依次管道连通,四通阀第二接口、室内机换热器、节流装置、室外机换热器、四通阀第四接口依次连通,四通阀第三接口、气液分离器、压缩机进口依次连通;潜热回收装置并联连接于室外机换热器;热水管道依次连接于潜热回收装置冷侧通道、显热回收装置冷侧通道,热水管道连接有与潜热回收装置并联的旁通水管。本发明利用潜热回收装置回收潜热,并通过显热回收装置进一步提高热水温度,既提高热水出水温度又最大程度地降低压缩机排气温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热潜热双回收的节能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数据统计,我国在空调和热水设备上的能耗占公共建筑总能耗的55%,预计到2020年,空调夏季高峰负荷将相当于10个三峡电站满负荷能力,耗电巨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商业繁荣,大型公共建筑和城市综合体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目前,城市综合体的大部分为酒店、餐厅、娱乐场所(洗浴中心、桑拿等)、高级公寓、游泳馆、超市、购物中心、写字楼等,大型城市综合体的能耗越来越高,这些场所均同时需要用到大量的热水和空调制冷用冷水,按照传统的方法,一般采取供冷供热独立设置的方式,在制冷过程中将产生的大量冷凝热排放到大气中,造成能源损失和严重的环境污染,而同时,又采用锅炉生产大量的热水;此种能源利用方式,未考虑能源互补和梯级利用的问题,能耗高。
大型城市综合体最耗能的是:第一,高温热水的生产工作,一般采用电能或燃气锅炉,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时产生大量的废气,污染环境;第二,空调用冷媒水的生产工作,一般采用冷水机组制冷,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时产生大量的废热,污染环境。
基于以上问题,急需开发基于能源互补和梯级利用技术的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设备,用于提升大型城市综合体的能源利用率,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为全国新建和节能改造的大型城市综合体节能设计提供专用节能产品与技术支持。
另一方面,在制冷循环中,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很高,在冷凝阶段会释放出潜热和显热这两部分能量,常规的回收方法是将冷凝热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回收。若是能够实现将显热、潜热能量分开回收,分别设置显热回收器与潜热回收器,使常规的冷凝热分为显热与潜热两部分。在利用潜热回收器回收潜热的同时,通过显热回收器使热水水温进一步提高。这样既提高了热水出水温度又最大程度地降低机组的排气温度,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热潜热双回收的节能空调系统,集制冷、采暖和供热水于一体,能够实现冷热能源互补、能源梯级利用,而且进行显热、潜热双回收,既提高热水出水温度又降低压缩机的排气温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显热潜热双回收的节能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四通阀、节流装置、室内机换热器、室外机换热器、热水管道,还包括显热回收装置、潜热回收装置;所述压缩机出口、显热回收装置、四通阀第一接口依次管道连通,四通阀第二接口、室内机换热器、节流装置、室外机换热器、四通阀第四接口依次连通,四通阀第三接口、气液分离器、压缩机进口依次连通;所述潜热回收装置并联连接于室外机换热器;所述热水管道依次连接于潜热回收装置的冷侧通道、显热回收装置的冷侧通道,热水管道连接有与潜热回收装置并联的旁通水管。
所述的显热潜热双回收的节能空调系统中,所述显热回收装置为热管换热器。
所述的显热潜热双回收的节能空调系统中,所述潜热回收装置包括压缩机二、节流装置二、蒸发器、冷凝器;所述压缩机二、冷凝器、节流装置二、蒸发器依次管道连接;所述热水管道连接于冷凝器的冷侧通道,所述旁通水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冷凝器的冷侧通道的两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290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红外管理系统
- 下一篇:空调的中间风道支撑件以及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