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超声振动的螺母分解扳手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426734.6 | 申请日: | 2017-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4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 发明(设计)人: | 付玄;刘自成;曹凤芳;逯军;彭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25B21/00 | 分类号: | B25B21/00;B25B21/02;B25B13/48;B25B23/00;B06B3/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 地址: | 6105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螺母 分解 套筒支撑 拆卸组件 超声振动 超声波发生器 机械制造工程 空间位置调整 振荡信号源 高频振动 夹持机构 支撑端面 螺栓 扳手本 螺纹牙 贴合面 扳手 烧结 锈蚀 减小 螺纹 轴向 施加 | ||
1.一种基于超声振动的螺母分解扳手,包扳手杆(1)、套筒支撑机构(2)、开半夹持机构(3)、空间位置调整机构(4)、振动拆卸组件(5)、超声波发生器(6);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套筒支撑机构(2)由端部法兰盘(2a)、套筒支架(2b)、压板(2c)和连接螺栓组成;端部法兰盘(2a)为上部矩形凸台、下部法兰盘结构,端部法兰盘(2a)的上部矩形凸台套入扳手杆(1)中部的矩形通孔内,用以传递分解时的扭矩;套筒支架(2b)为一个上端带有上法兰、下端带有安装边的套筒,在上法兰上有沿圆周均布的螺栓通孔,数量与端部法兰盘(2a)的螺栓通孔的数量相同并且位置对应,通过螺栓连接将套筒支架(2b)的上法兰和端部法兰盘(2a)连接为整体,下端的安装边是一个封盖在套筒支架(2b)下端口的圆台,圆台上有圆周均布的螺纹孔,套筒支架(2b)的中部位置开有圆周凹槽;压板(2c)为一个圆环,在压板(2c)上有沿圆周均布的螺栓通孔,压板(2c)螺栓通孔的数量与套筒支架(2b)的下端安装边的螺纹孔的数量相同并且位置对应,通过螺钉连接将压板(2c)与套筒支架(2b)接为整体;
所述的开半夹持机构(3)由2块夹持板(3a)、4块纵向安装边(3b)、4~8块横向安装边(3c)和连接螺栓组成;夹持板(3a)为半圆型板件结构,夹持板(3a)左右两侧边缘均焊有1块纵向安装边(3b),纵向安装边(3b)上开有螺栓通孔,通过螺栓连接将2块夹持板(3a)对心安装至套筒支架(2b)的中部圆周凹槽内,且套筒支架(2b)能在夹持板(3a)内部相对开半夹持机构(3)做圆周转动;横向安装边(3c)与纵向安装边(3b)结构相似,均为开有螺栓通孔的板件,横向安装边(3c)水平焊接于夹持板(3a)外侧圆弧边缘;
所述的空间位置调整机构(4)数量与开半夹持机构(3)的横向安装边(3c)数量相同,每组空间位置调整机构(4)由水平支架(4a)、上螺杆(4b)、螺纹套筒(4c)、下螺杆(4d)和连接螺母组成;其中水平支架(4a)一端开有螺栓通孔,通过螺栓与开半夹持机构(3)的横向安装边(3c)相连接,并形成铰接结构;水平支架(4a)另一端开有长槽型孔,上螺杆(4b)的上部螺纹段穿过水平支架(4a)的长槽型孔,并通过螺母将二者固定;上螺杆(4b)的下部螺纹段、下螺杆(4d)的螺纹段、螺纹套筒(4c)的螺纹孔为同一规格螺纹,上螺杆(4b)的下部螺纹段与螺纹套筒(4c)的上端螺纹孔形成螺纹连接,下螺杆(4d)的螺纹段与螺纹套筒(4c)的下端螺纹孔形成螺纹连接,螺纹套筒(4c)的上、下螺纹孔出口处均配有一个螺母,用于锁紧上螺杆(4b)、下螺杆(4d);下螺杆(4d)底部有一安装边,安装边上开有螺栓通孔,用于将空间位置调整机构(4)固定至指定承载工作面上;
所述的振动套筒(5)由换能组件(5a)、紧定螺栓(5b)和变幅套头(5c)组成;变幅套头(5c)为阶梯型圆柱体结构,变幅套头(5c)大端圆柱体底面开有一个螺纹孔,通过紧定螺栓(5b)与换能组件(5a)连接为整体,换能组件(5a)与变幅套头(5c)大端圆柱体位于套筒支架(2b)内,变幅套头(5c)小端圆柱体从压板(2c)的中心孔伸出,在变幅套头(5c)大端圆柱体与小端圆柱体转接处有一振幅为零的变幅套头法兰盘,变幅套头法兰盘上、下两端通过螺栓连接分别被套筒支架(2b)下端安装边和压板(2c)贴合压紧;变幅套头(5c)小端圆柱体前端开有一个六边形或十二边形盲孔,尺寸略大于螺母外形尺寸,用于分解时套住并扭动所需分解的螺母,六边形或十二边形盲孔底面开有一圆柱形盲孔,尺寸略大于螺栓杆外径,用于分解时避开螺母端面露出的螺栓杆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未经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2673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动式蓄能螺丝刀
- 下一篇:一种机械式离合器全自动电动螺丝刀及其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