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可连续氢发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26566.0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6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06 | 分类号: | C01B3/06;B01J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5 | 代理人: | 王茀智;龚清媛 |
地址: | 32560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反应物 储氢罐 收纳箱 储罐 装置控制系统 金属氢化物 装备技术 反应器 氢气 副产物 固态氢 加料口 连续化 可控 存储 释放 | ||
本发明涉及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可连续氢发装置,包括加料口、氢发仓、固态氢储罐、液体反应物储罐、储氢罐、收纳箱和氢发装置控制系统,氢发仓可分批次获取液体反应物和金属氢化物并作为二者反应器,收纳箱用于获取反应的副产物,可及时释放氢发仓的空间,储氢罐从氢发仓获取反应产生的氢气并存储,实现了氢发反应的连续化和可控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可连续氢发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地球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尤其是汽车尾气排放的CO2、CO、S化物等,既给大气带来了温室效应,也给大气造成严重的污染。替代内燃机汽车的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关注,特别是氢燃料电池汽车,以零排放、续航能力长而著称。固态氢,非传统意义上氢气的固体形态,而是将氢与金属结合,以固体形态存在的金属氢化物。固态氢与液态氢、气态氢相比,不仅可以在常温下储藏,而且具有安全性高的优点。
现有技术的氢发装置,将金属氢化物一次性放进氢发,然后和液体反应物(水)混合,存在以下问题:1、无法在氢发工作过程中,为其连续添加金属氢化物和/或液体反应物,不能实现固态氢化物制氢的连续性;2、产生的副产物仍需要人工清理,而且没有成套的回收和后处理结构,导致资源浪费;3、由于需一次性容纳较多的固态氢化物,导致氢发装置体积很大;4、不利于实现固态氢化物制氢在新能源汽车及工业领域的产业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反应可控且自动连续、使用便捷、安全性高的氢发装置。
一种自动可连续氢发装置,其包括加料口9000、氢发装置控制系统8000、用于存放金属氢化物的固态氢储罐2000、用于存放液体反应物的液体反应物储罐4000、用于存储金属氢化物和液体反应物反应所得氢气的储氢罐3000、用于存储金属氢化物和液体反应物反应后的副产物的收纳箱5000;固态氢储罐2000通过第三输入管2001与氢发仓1000相连,液体反应物储罐4000通过第四输入管4001与氢发仓1000相连,储氢罐3000通过第二输出管3001与氢发仓1000相连,收纳箱5000通过第三输出管5001与氢发仓1000相连;
所述固态氢储罐2000通过第一加料管2003与加料口9000相连;所述液体反应物储罐4000通过第二加料管4004与加料口9000相连;所述收纳箱5000通过第一回收管5008与加料口9000相连。
优选的,所述氢发装置控制系统8000控制氢发仓1000分批次从固态氢储罐2000和液体反应物储罐4000分别获取金属氢化物和液体反应物,反应后得到氢气和固液混合物,然后控制储氢罐3000获取并存储氢气,控制收纳箱5000获取并存储固液混合物,然后根据储氢罐3000设定压力的需求,循环控制氢发仓1000再次从固态氢储罐2000和液体反应物储罐4000分别获取金属氢化物和液体反应物。
优选的,所述金属氢化物为粉末或粒状氢化镁,液体反应物为水或溶有酸性物质的水溶液;所述副产物为固态物或固液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第三输入管2001上设有第三输入阀2002,第三输入阀2002与氢发装置控制系统8000相连;
所述第四输入管4001上设有第四输入阀4002和第四输入泵4003,第四输入阀4002和第四输入泵4003与氢发装置控制系统8000相连;
所述第二输出管3001上设有第二输出阀3002和第二输出泵3003,第二输出阀3002和第二输出泵3003与氢发装置控制系统8000相连;
所述第三输出管5001上设有第三输出阀5002,第三输出阀5002与氢发装置控制系统8000相连。
优选的,所述收纳箱5000包括固体箱5003和集液箱5004,固体箱5003和集液箱5004之间设置过滤网50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265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