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川贝组织培养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425913.8 申请日: 2017-12-26
公开(公告)号: CN107996404A 公开(公告)日: 2018-05-08
发明(设计)人: 李文忠;王美蓉 申请(专利权)人: 丽江市古城区秋成种养殖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H4/00 分类号: A01H4/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74199 云南省丽江市***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川贝 组织培养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川贝组织培养方法,所述的川贝组织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健康新鲜的川贝母鳞茎为外植体,经漂洗、消毒和脱毒,灭菌消毒,然后切割成小块;将小块接种到无菌液体培养基中培养10~20天得到愈伤组织;再将愈伤组织切成小方块接种到无菌固体培养基中分化培养得到健康的川贝母小鳞茎。本发明以川贝母鳞茎为外植体,通过漂洗、消毒和脱毒,灭菌消毒和愈伤组织培养和分化培养获得川贝母植株,实现了川贝母组织快繁体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组织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川贝组织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为百合科贝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肿的功效,为我国名贵中药材。川贝母主产于四川、西藏、云南等省区,喜寒凉气候条件,具有耐寒、喜湿、怕高温、喜阴蔽的特性,气温达到30℃或地温超过25℃,植株就会枯萎,在海拔低、气温高的地区不能生存。目前,川贝母用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野生资源,经过多年的采挖,野生资源破坏严重,产量减少,资源非常紧缺,因此寻找新的途径以解决其资源问题是非常迫切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川贝组织培养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川贝组织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健康新鲜的川贝母鳞茎为外植体,经漂洗、消毒和脱毒,灭菌消毒,然后切割成小块;

2)将小块接种到无菌液体培养基中培养10~20天得到愈伤组织;

3)再将愈伤组织切成小方块接种到无菌固体培养基中分化培养得到健康的川贝母小鳞茎。

本发明以川贝母鳞茎为外植体,通过漂洗、消毒和脱毒,灭菌消毒和愈伤组织培养和分化培养获得川贝母植株,实现了川贝母组织快繁体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基于本发明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所述的川贝组织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健康新鲜的川贝母鳞茎为外植体,经漂洗、消毒和脱毒,灭菌消毒,然后切割成小块;

2)将小块接种到无菌液体培养基中培养10~20天得到愈伤组织;

3)再将愈伤组织切成小方块接种到无菌固体培养基中分化培养得到健康的川贝母小鳞茎。

所述的漂洗是以流动的清水进行漂洗。

所述的消毒是用质量百分浓度1~3%的石灰水浸泡10~40min。

所述的脱毒包括温水脱毒和空气高温脱毒。

所述的温水脱毒是将川贝母鳞茎置于45~55℃的温水中浸泡1~3h脱毒处理。

所述的空气高温脱毒是将川贝母鳞茎置于35~45℃的热空气环境下2~4周脱毒处理。

所述的灭菌消毒是将川贝母鳞茎于超净工作台上用二氧化氯进行消毒处理。

所述的无菌液体培养基为麦芽汁培养基。

所述的无菌固体培养基为MS固体培养基。

所述的分化培养的温度为25~35℃,湿度为60~70%条件下培养20~40天。

实施例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丽江市古城区秋成种养殖有限公司,未经丽江市古城区秋成种养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259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