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健康管理的实时不间断的智能监测设备及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25427.6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4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郑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心脉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40/67 | 分类号: | G16H40/67;G16H50/30;A61B5/024;A61B5/00;A61J7/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心率 手环 云平台 上传 报警命令 健康管理 智能监测 报警信息 预警命令 存储 预设 智能 智能监测系统 报警终端 设备系统 实时获取 通信连接 猝死 报警 发送 概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健康管理的实时不间断的智能监测系统,包括智能手环、与智能手环通信连接的手环云平台,智能手环用于实时获取心率,以第一上传频率上传心率至手环云平台以存储;还用于比较心率与预设心率阈值,生成心率报警命令,并上传心率报警命令至手环云平台;还用于比较心率与预设心率阈值,生成心率预警命令,并基于心率预警命令以第二上传频率上述心率至手环云平台以存储;手环云平台基于接收的心率报警命令和存储的心率生成心率报警信息,并发送心率报警信息至报警终端以实现心率报警。该智能监测设备系统降低人们的猝死概率。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健康管理的实时不间断的智能监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健康管理的实时不间断的智能监测设备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手环是一种穿戴式智能设备。通过这款手环,用户可以记录日常生活中的锻炼、睡眠、部分还有饮食等实时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与手机、平板同步,起到通过数据引导健康生活的作用。
智能手环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一种穿戴产品,在功能方面,现有的智能手环常常用于运动过程中进行记录,往往只是具备计步、心率监测、信息提醒等功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身体机能也随之产生恶化,尤其是心脏会因焦急、紧张等不稳定情绪表现出不稳定的心率,现有的只能监测心率值的智能手环就显得微不足道,迫切地需要一种能够根据人体的实时心率变化,对人们进行危机提醒的智能手环。
再者,人们更依赖于智能设备,现有智能手环的功能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也迫切地需求一种功能齐全的智能手环,方便人们的生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健康管理的实时不间断的智能监测设备及其系统,该基于健康管理的实时不间断的智能监测系统能够根据监测到的实时心率实现报警和预警,以降低人们的猝死概率,同时该基于健康管理的实时不间断的智能监测系统包括的智能手环功能齐全,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基于健康管理的实时不间断的智能监测系统,包括智能手环、与所述智能手环通信连接的手环云平台,
所述智能手环用于实时获取心率,以第一上传频率上传所述心率至所述手环云平台以存储;还用于比较所述心率与预设心率阈值,生成心率报警命令,并上传所述心率报警命令至所述手环云平台;还用于比较所述心率与预设心率阈值,生成心率预警命令,并基于所述心率预警命令以第二上传频率上述所述心率至所述手环云平台以存储;
所述手环云平台基于接收的心率报警命令和存储的心率生成心率报警信息,并发送所述心率报警信息至报警终端以实现心率报警。
在智能监测设备系统中,智能手环能够根据预设新心率阈值判断用户的心脏情况,并根据心脏情况的不正常程度生成心率报警命令和心率预警命令,具体地,当心率严重不正常时,会生成心率报警命令,该心率报警命令与监测到的心率值形成心率报警信息,实现对用户的准确及时报警;当心率稍后不正常时,会生成预报警命令,在预报警命令的作用下,触发智能手环以大于第一上传频率的第二上传频率上传心率值,手环云平台准确地获得心率的变化过程,提高报警信息的准确性,实现即使准确报警的目的。
优选地,所述手环云平台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心率报警命令、所述心率;
第一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接收的心率;
心率报警信息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接收的心率报警命令,截取与所述心率报警命令包含的时刻对应的一定时间范围内的心率值,生成心率报警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心率报警信息至报警终端以实现心率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心脉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心脉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254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