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电机通风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25030.7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25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敬祎;吴凯;武青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0 | 分类号: | H02K5/20;H02K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张筱宁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电机 通风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发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电机通风结构。所述发电机通风结构包括:发电机机壳,连接在所述发电机机壳内的能量转换组件,设于所述发电机机壳一侧且与所述能量转换组件连接的驱动组件;所述发电机机壳的周壁上设有若干通风槽孔。本发明提供的发电机通风结构,结构简单,能够使外界冷空气快速进入发电机的发电机机壳内,降低发电机的发电机机壳内温度,有利于发电机的正常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电机通风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兆瓦级机组风力发电机的散热冷却方式主要分为两种形式:自然风冷和强制风冷。自然风冷方式适用于功率较小的兆瓦级机组中,外界空气流经发电机外转子上的进风道,发电机热量通过散热筋以自然风冷的形式散出去。这种散热方式由于发电机外转子上的进风道孔径过大,机组发电机密封性不好,外界恶劣环境空气容易进入,而且此种进风道结构的自然风冷形式不能满足大兆瓦发电机组的散热。
现有技术通常采用离心风机对功率较大的兆瓦级发电机进行散热冷却,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离心风机50通过连接到发电机机舱上的散热风管将发电机机舱内的热空气抽出,通过机组机舱罩尾部出风口排出。这种散热方式中风电机组发电机散热冷却系统能耗较大,对机舱内的热耗散量贡献较大,散热系统采购成本较高,产生的震动噪声比较大,而且,连接离心风机的风管中热空气通过风管的辐射换热作用将热量带入机组机舱中,又对于机舱贡献了一部分热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之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电机通风结构,以解决传统的发电机散热系统能耗大,噪声大,对发电机机组内环境热负荷贡献大的问题。
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发电机,包括:发电机机壳,连接在所述发电机机壳内的能量转换组件,设于所述发电机机壳一侧且与所述能量转换组件连接的驱动组件;所述发电机机壳的周壁上设有若干通风槽孔。
优选地,多个所述通风槽孔均匀排列于所述发电机机壳的周壁上。
优选地,所述通风槽孔为外翻边结构。
优选地,所述通风槽孔的形状为矩形或螺旋形。
进一步地,所述发电机机壳上远离所述驱动组件的一侧设有向所述发电机机壳轴心方向延伸的翻边结构,所述翻边结构上设有若干对流孔。
优选地,所述翻边结构上设有多个呈间断排列的对流孔,所述对流孔为圆弧形;或者所述翻边结构上设有多个呈环形排列的对流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对流孔中设有用于加速排出所述发电机机壳内气体的轴流风机。
具体地,所述发电机通风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发电机机壳远离所述驱动组件一侧的发电机机座。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发电机通风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发电机通风结构,通过能量转换组件的运转自动将外界冷空气吸入到发电机机舱内,再通过发电机机壳上设置的通风槽孔将发电机机壳内的热量排出到发电机机壳外部,该发电机通风结构在实现正常发电的同时,就能够带动冷空气在发电机外壳中流动,有效地降低发电机机壳内的温度,有利于发电机的正常运行。该种发电机通风结构无需专门设置发电机的散热系统,相应地避免了额外设置散热结构引起的能耗及运维成本,同时解决了现有发电机散热冷却系统自身耗能大、采购安装成本高、占用空间大、噪声大等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250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优化型电机散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隔爆型承压接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