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辉钼精矿自热式旋流焙烧工艺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24126.1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90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王连勇;宋以新;张井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1/02 | 分类号: | C22B1/02;C22B34/34;C01G39/02;F27D17/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16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焙烧 辉钼精矿 旋流 换热装置 焙烧炉 夹层 工艺及设备 焙烧烟气 气固分离 自热式 预热 回收处理系统 旋流布风装置 气固混合物 闪蒸干燥机 旋转焙烧炉 出料装置 负压作用 空气换热 炉体换热 生产工业 脱硫反应 下部炉体 旋转气流 换热器 内旋转 氧化钼 引风机 抽引 换热 入炉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辉钼精矿自热式旋流焙烧工艺及设备,利用带有炉体换热装置的旋流焙烧炉焙烧辉钼精矿以生产工业氧化钼,焙烧过程利用辉钼精矿焙烧反应放出的热量预热由下部炉体的夹层换热装置进入的空气,预热后的空气由炉底供入旋流焙烧炉内,旋流布风装置使辉钼精矿在旋转气流状态下发生焙烧反应,从旋流焙烧炉内出来的物料在负压作用下随焙烧气流进入旋转焙烧炉上部夹层换热装置,在夹层换热装置内旋转前进的过程中完成脱硫反应,反应后的气固混合物进入气固分离出料装置进行气固分离出固体焙砂和焙烧烟气。焙烧烟气进入换热器与空气换热后,在引风机的抽引作用下送SO2回收处理系统,经换热后的空气送闪蒸干燥机进行入炉辉钼精矿的干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辉钼精矿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辉钼精矿自热式旋流焙烧工艺及设备。
背景技术
辉钼精矿的焙烧是显著的放热反应过程,适当控制反应产生热能的耗散速度,则可节省大量工艺辅助热能,甚至焙烧过程不需要额外消耗热能,且可减少生成低溶性氧化钼和低浓度SO2烟气。但焙烧钼精矿的生产的焙烧过程中,无论是早期简易的反射炉焙烧、还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回转窑焙烧、多膛炉焙烧、甚至包括未实现工业应用的流态化焙烧、闪速炉焙烧及添加助剂焙烧等都需要采用外热源提供焙烧热量以保证反应的顺利进行,焙烧热量一般由煤、油、各种煤气、天然气、电等外热源提供。
基于此,近几年出现几种利用钼精矿反应放出热量来完成焙烧过程的焙烧技术,实现钼精矿的自热式或无碳焙烧。专利“钼精矿自热式焙烧方法及其装置”(专利号:ZL201010237892.9)公开一种钼精矿自热式焙烧方法,利用带有窑体换热装置的回转窑焙烧钼精矿以生产工业氧化钼,但该方法主要应用于回转窑工艺,其物料容易烧结,窑体容易烧坏,且回转窑生产能力小、温度波动范围大,焙烧气氛难以控制。
专利“多膛炉无碳焙烧钼精矿工艺及装置”(专利号:ZL201210207434.X)公开一种多膛炉无碳焙烧钼精矿工艺及装置,但该方法主要应用于多膛炉工艺,其设备结构复杂,设备故障率高,维修工作量大,物料容易烧结,温度不好控制。
专利“适用于辉钼精矿的流态化焙烧炉”(专利号:ZL201320067082.2)公开一种适用于辉钼精矿的流态化焙烧炉,但该工艺焙烧反应放出热量利用不充分,焙砂中硫酸盐含量高,不适于直接炼钢。
专利“沸腾炉循环焙烧生产低硫可溶性氧化钼生产工艺及设备”(专利号:ZL201010252066.1)公开一种沸腾炉循环焙烧生产低硫可溶性氧化钼生产工艺及设备,但该工艺流程复杂,设备成本高。
专利“一种循环焙烧钼精矿的沸腾炉装置及方法”(申请号:CN201210129459.2)公开循环焙烧钼精矿的沸腾炉装置及使用该循环焙烧钼精矿的沸腾炉装置的方法,但该方法中所述设备操作复杂、加热装置、硫磺燃烧与物料自身反应放热三者之间的热量匹配困难,炉温波动大,实际生产中难以稳定运行。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辉钼精矿旋流焙烧工艺及设备,克服回转窑、多膛炉等堆积态焙烧和沸腾炉等流态化焙烧的众多缺点,以解决现有钼精矿焙烧技术中工艺流程长、操作复杂、设备投资大、成本高,反应速率慢、炉温波动大、物料焙烧停留时间不易控制、热效率低、产品质量差,高溶性低硫氧化钼含量低,烟气中的SO2浓度低,回收利用困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241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件热处理方法
- 下一篇:处理铜渣的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