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充电的方法、车载电池管理系统以及电动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23646.0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4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马晓涛;李晓伟;焦来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惠创智无线供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12 | 分类号: | B60L53/12;B60L53/66;B60L58/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264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充电 车载电池管理系统 无线通信通道 地面端 充电参数 电动车辆 匹配 充电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无线充电系统 高频交流电 输出直流电 充电过程 技术效果 接收线圈 无线通信 车载端 实时性 通信 环节 电池 输出 握手 管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的方法,包括:车载电池管理系统与无线充电地面端进行无线通信通道的注册与连接;当所述无线通信通道的注册与连接完成后,通过所述无线通信通道与所述无线充电地面端进行充电握手、充电参数匹配以及充电过程管理;根据匹配后的充电参数,对接收线圈输出的高频交流电进行整流,并输出直流电对电池进行充电。通过车载电池管理系统直接与无线充电地面端进行无线通信,控制无线充电过程,省去了无线充电车载端与车载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环节,减少了一级通信环节,提高了无线充电的实时性与可靠性。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车载电池管理系统、电动车辆、无线充电系统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均具有上述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线充电的方法;还涉及一种车载电池管理系统、电动车辆、无线充电系统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发展的大力推广,电动汽车的应用和发展日新月异。而无线充电方式的应用和发展也逐步受到国家和厂家的重视。目前市面上的有线充电桩已经占据一定的市场,而车载电池管理系统基本是按照传统有线充电的标准进行设计的。针对无线充电系统,无线充电车载端需要增加接收线圈、功率接收控制器、车载通信控制单元,以及增加多个通信通道和通信环节,而且还增加了无线充电的成本。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无线充电系统的示意图;在进行无线充电的过程中,需要无线充电地面端、无线充电车载端以及车载电池管理系统三者之间进行信息交互。请参考图2,图2为现有无线充电流程的示意图;通常无线充电流程可以分为两部分:无线充电地面端与无线充电车载端之间的通信,无线充电车载端与车载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这样需要在无线充电车载端与车载电池管理系统之间模拟增加充电枪的检测信号。同时由于无线充电过程需要无线充电地面端、无线充电车载端以及车载电池管理系统三者参与,完成信息的交互,因此无线充电通信的实时性比较差。车载电池管理系统发生故障时,因实时性较差,导致无线充电停止操作的时间较长,造成故障响应时间较长,进而由于无法及时实现无线充电地面端与车载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而造成接收电路能量积蓄,损坏充电电路。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的方法,所述方法通过车载电池管理系统直接与无线充电地面端进行无线通信,控制无线通信过程,减少了一级通信环节,提高了无线充电的实时性。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电池管理系统、电动车辆、无线充电系统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均具有上述技术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的方法,包括:
车载电池管理系统与无线充电地面端进行无线通信通道的注册与连接;
当所述无线通信通道的注册与连接完成后,通过所述无线通信通道与所述无线充电地面端进行充电握手、充电参数匹配以及充电过程管理;
根据匹配后的充电参数,对接收线圈输出的高频交流电进行整流,并输出直流电对电池进行充电。
优选的,还包括:
当发生紧急故障时,通过所述无线通信通道向所述无线充电地面端发送紧急停止供电指令。
优选的,还包括:
当发生紧急故障时,切断充放电回路,并利用泄放限流高能电阻释放所述接收线圈上的能量。
优选的,还包括:
将CAN的通信方式转换为指定通信方式,并根据所述指定通信方式对应的通信协议与所述无线充电地面端进行无线通信。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载电池管理系统,包括:
无线通信管理电路,用于与无线充电地面端进行无线通信通道的注册与连接,当所述无线通信通道的注册与连接完成后,通过所述无线通信通道与所述无线充电地面端进行充电握手、充电参数匹配以及充电过程管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惠创智无线供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惠创智无线供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236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