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日光温室内热能利用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21913.0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6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张义;柯行林;杨其长;卢威;展正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9/24 | 分类号: | A01G9/24;A01G31/02;F24S6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王莹,魏雪梅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日光温室 内热 利用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日光温室内热能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热系统、植物增温系统;
所述集热系统包括:设置于日光温室内的集热板和地下蓄热水桶,所述集热板和所述地下蓄热水桶间通过水管建立循环回路,水管穿过所述集热板;
所述植物增温系统包括:设置于对植物的根际和/或冠层加温的加热管,所述加热管与所述地下蓄热水桶建立加热回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日光温室内热能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上设置潜水泵;
和/或,
多个所述集热板并联接入所述水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日光温室内热能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增温系统包括:根际增温系统,所述根际增温系统包括:由根际加热管道、根际送水管、根际回水管、所述地下蓄热水桶构成的根际加热回路;其中,
所述根际加热管道置于根际之下,所述根际送水管、所述根际回水管分别插入与所述地下蓄热水桶内,所述根际送水管、所述根际回水管之间设置所述根际加热管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日光温室内热能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根际加热管道以同程并联方式布置于温室内植物的根际之下;
和/或,所述根际加热回路上设置循环泵。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日光温室内热能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土壤栽培所述植物时,所述根际加热管道置于地下25-35厘米深处;
或,
当所述植物为基质栽培时,所述根际加热管道置于基质袋下方。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日光温室内热能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增温系统包括:冠层增温系统,所述冠层增温系统包括:冠层增温管道、可伸缩波纹软管、冠层送水管、冠层回水管、所述地下蓄热水桶构成的冠层加热回路;其中,
所述冠层增温管道设置于植物茎尖周边;
所述冠层增温管道和所述冠层送水管之间设置可伸缩波纹软管;所述冠层增温管道和所述冠层回水管之间也设置可伸缩波纹软管;
所述冠层送水管、所述冠层回水管均插入所述地下蓄热水桶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日光温室内热能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冠层加热回路上设置循环泵。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日光温室内热能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冠层加热管道以同程并联方式布置于温室内植物茎尖下方30-40厘米。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日光温室内热能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根际增温系统、所述冠层增温系统相连;
所述控制器与计时器、地下蓄热水桶内的水温传感器、日光温室内的气温传感器分别相连。
10.一种日光温室内热能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第一预设条件开启集热系统,将太阳能转化为地下蓄热水桶内的水的热能;
根据第二预设条件开启植物增温系统,对植物根际进行加温;
根据第三预设条件开启植物增温系统,对植物冠层进行加温;
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24小时计时制下,8:00-17:30,且日光温室内气温高于地下蓄热水桶内水的温度;
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24小时计时制下,9:30-16:00,且地下蓄热水桶内水的温度高于日光温室内气温;
所述第三预设条件包括:24小时计时制下,00:00-8:00,且日光温室内气温高于地下蓄热水桶内水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2191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