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烧结煤矸石空心砖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21681.9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77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佳安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3/132 | 分类号: | C04B33/132;C04B33/138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张加宽 |
地址: | 2311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烧结 煤矸石 空心砖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烧结煤矸石空心砖及其生产方法,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煤矸石50‑80份、电石泥20‑35份、白灰渣10‑20份、矿污泥20‑25份、赤泥100‑120份、黏土30‑50份、膨润土10‑12份、氧化锆1‑5份、氧化铝1‑3份、硼泥4‑6份、增硬改性剂5‑10份、棕榈皮5‑8份、氢氧化铝2‑3份、碳酸钠1‑2份、高炉渣3‑5份、耐酸助剂5‑8份、水适量。本发明通过选择合理的原料和配比,以及科学的加工步骤,使得制成的煤矸石空心砖硬度高,耐酸性强,相比较市面上的普通砖块优势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材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烧结煤矸石空心砖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煤矸石砖的主要成分是煤矸石。煤矸石是在成煤过程中与煤共同沉积的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混合在一起的岩石,通常呈薄层,在煤层中或煤层顶、煤层底,是在煤矿建设和煤炭采掘、洗选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数量较大的矿山固态排弃物。其主要成分是Al2O3、SiO2,另外还含有数量不等的Fe2O3、CaO、MgO、Na2O、K2O、P2O5、SO3和微量稀有元素(镓、钒、钛、钴)。煤矸石按主要矿物含量分为黏土岩类、砂石岩类、碳酸盐类、铝质岩类;按来源及最终状态,煤矸石可分为掘进矸石、选煤矸石和自然矸石三大类。煤矸石排放量根据煤层条件、开采条件和洗选工艺的不同有较大差异,一般掘进矸石占原煤产量的10%左右,选煤矸石占入选原煤量的12%~18%。
煤矸石砖的生产成本较普通粘土砖低,煤矸石砖的强度较普通黏土砖高,利用煤矸石制砖不仅节约了土地,还消耗了矿山的废料,它是一项有利于环保的低碳建筑材料。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各类市政工程,公用设施,高层建筑,民用建筑,安居工程拔地而起,将需要大量新型墙体材料,煤矸石砖便是主要的新墙体材料,虽然煤矸石砖的硬度是普通黏土砖两倍左右,但是在实际的城市建设中,某些建筑对承重墙体硬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普通煤矸石砖的硬度以及耐酸性已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烧结煤矸石空心砖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烧结煤矸石空心砖,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煤矸石50-80份、电石泥20-35份、白灰渣10-20份、矿污泥20-25份、赤泥100-120份、黏土30-50份、膨润土10-12份、氧化锆1-5份、氧化铝1-3份、硼泥4-6份、增硬改性剂5-10份、棕榈皮5-8份、氢氧化铝2-3份、碳酸钠1-2份、高炉渣3-5份、耐酸助剂5-8份、水适量。
进一步地,各原料的优选重量份数为:煤矸石70份、电石泥25份、白灰渣12份、矿污泥22份、赤泥115份、黏土45份、膨润土11份、氧化锆3份、氧化铝2份、硼泥5份、增硬改性剂8份、棕榈皮6份、氢氧化铝2.5份、碳酸钠1份、高炉渣4份、耐酸助剂7份、水适量。
进一步地,所述增硬改性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硫铁矿烧渣2-5份、聚丙烯纤维5-8份、萘系减水剂0.2-0.5份、脱硫石膏1-1.5份、双氰氨渣2-4份、竹炭5-9份、偏硅酸钠1-1.5份、钢渣1-1.2份、锰渣0.5-0.8份、硬脂酸0.2-0.4份、镁铝尖晶石10-15份、硅溶胶6-9份、硝酸纤维素0.8-1份、紫砂矿土10-14份、水适量。
进一步地,所述增硬改性剂的制作步骤为:首先将硫铁矿烧渣、聚丙烯纤维、脱硫石膏、双氰氨渣、竹炭、钢渣、锰渣、镁铝尖晶石、紫砂矿土混合后粉碎制末,然后加水混合,搅拌1-2小时得到混合均匀的粘稠物,再加入萘系减水剂、偏硅酸钠、硬脂酸、硅溶胶、硝酸纤维素,混合后加热至60-75℃,边加热边搅拌20-25分钟,然后保温20-30分钟,最后将混合物通入喷雾干燥设备中干燥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佳安建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佳安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216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