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管在线自动矫直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20304.3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1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薛中柏;吴正东;田洪岩;陈益龄;盛金;周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双友智能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10 | 分类号: | B21D3/10;B21D43/08;B21C51/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28 | 代理人: | 聂启新 |
地址: | 21416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管 在线 自动 矫直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管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精度在线数控龙门移动式钢管在线自动矫直机。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天然气输送管线、高铁、电力等行业对大口径钢管对接精度应用的要求逐步提高,对应用钢管的直度都提出了比相关现行标准更高的交货要求,目前多数生产线生产工艺制造出的钢管难以达到某些行业较高的钢管直度要求,就需要通过在线完成钢管的矫直工艺来满足最终的交货要求,高精度在线数控龙门移动式钢管压力矫直机就是为满足这些高精度应用行业要求而研发的。
目前在大多数大口径钢管制造厂应用的矫直设备都是离线形式的人工点动操作、手工测量的普通压力矫直机,没有对钢管精确压制量的位移程序控制,钢管的矫直质量依赖于操作员工的操作经验,仅能完成粗矫直,无法满足在线批量的高精度矫直要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钢管在线自动矫直机,从而在压制中采用了PLC设定精确的压下量、比例电液阀进行控制主油缸流量、高精度直线位移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反馈信号,通过这个闭环控制系统实现了高精度的定量压制,并通过工作台上设置的钢管直度检测装置很方便的自动对矫直操作前后的钢管进行自动检测,仅需一名操作人员就可完成整个钢管的矫直效果测量工作,节省了人工,既提高了钢管的矫直质量又节约了成本。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钢管在线自动矫直机,包括设备基础,所述设备基础上安装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表面间隔安装有多个升降输送辊和多个升降旋转辊,所述工作台上还间隔安装有下模座,工作台上安装有可以移动的矫直装置,所述矫直装置的结构为:包括龙门架,所述龙门架的顶部固定有主液压缸,所述主液压缸的活塞杆下端安装有上模具,所述上模具与待测钢管规格圆弧一致;工作台的两端端部分别安装有钢管直度检测装置,所述工作台的外端安装有进出固定输送辊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工作台采用整体式结构。
所述工作台横向两侧安装有控制龙门架移动的下导轨和侧导轨。
所述龙门架采用钢板焊接结构,上横梁和左右立柱用高强度螺钉连接成一体,并用紧定螺钉锁死。
升降输送辊安装有六组。
升降旋转辊安装有三组。
下模座安装有两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通过采用了整体工作台、龙门架带有主油缸压制单元,可以在工作台长度方向通过龙门两侧变频控制的减速电机及齿轮机构进行移动和准确定位,可在任意位置对钢管进行矫直操作,工作台面长向布置有6组可升降的驱动输送辊道,自动完成钢管的送进送出,还有三组可升降的旋转辊道,准确找到压制高点,主压制油缸采用了外置式巴鲁夫高精度直线位移传感器对PLC设定的钢管精确压制量进行实时监测和反馈,从而完成微量设定矫直,另外研发了钢管直度自动测量装置,仅操作者一人就可随时完成直度测量工作,方便实用。
本发明结构形式为整体工作台、龙门移动式多点压制方式。
本发明通过电液比例控制、高精度直线位移传感器及PLC配合使用实现了高精度微量。
本发明定距压制,压制量可随时设定。
本发明仅一名操作人员就可在压制过程中随时完成钢管直度测量工作,节省人工,方便实用。
通过以上几项新技术的研发应用改变了现有的定点人工点动操作、手工测量的矫直方式,实现了大口径钢管生产高效率在线自动矫直工艺,提高了矫直钢管质量的稳定性和钢管矫直效率节省了测量人工成本和测量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钢管位于下模座上进行矫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旋转钢管找到压制点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送进、出钢管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工作过程流程图。
其中:1、设备基础;2、工作台;3、升降输送辊;4、升降旋转辊;5、下模座;6、矫直装置;7、钢管直度检测装置;8、进出固定输送辊道;9、主液压缸;10、上模具;11、待测钢管;12、龙门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双友智能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双友智能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203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泥浆预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泥混凝土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