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扶壁式悬挑钻探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19990.2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5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彭开林;田贵维;蒋先念;邝光升;张枝华;梁峰;王恒;李海;任鸿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8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E04G3/20 | 分类号: | E04G3/2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1 | 代理人: | 谭小容 |
地址: | 400700***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扶壁式悬挑 钻探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在扶壁上的悬挑钻探平台,属于工程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目前依悬崖搭建的钻探平台,包括立架和作业平台。立架依陡崖壁由地面向上进行搭建;作业平台位于立架顶部,供操作人员使用。
这种钻探平台,通过立架将受力传递到地面,但是,对于陡崖壁下方是水面的特殊工况环境,如三峡流域的特殊地理情况,由于陡崖壁下方是江面,根本无法搭建,制约了三峡流域的钻探作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扶壁式悬挑钻探平台,不需要从地面向上搭建,通过悬空搭建并巧妙地将力传递到陡崖壁上,解决了长期以来因无法在三峡流域陡崖壁搭建钻探平台,而制约钻探作业的现实难题;专用于陡崖壁下方是水面的特殊作业环境,在钻探作业行业具有重要的影响。
为此,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扶壁式悬挑钻探平台,包括立架,以及设置在立架顶部的作业平台,所述立架为沿着陡崖壁由下到上悬空搭建的多层框架结构,该多层框架由立向钢管、横向水平钢管、纵向水平钢管纵横交错搭接并在节点处采用十字扣件连接固定,每层框架均配备有与立向钢管数量对应的钢管锚和钢锚绳,钢管锚的上端与上一层框架的外侧节点通过已有的十字扣件连接固定,钢管锚的下端与下一层框架的内侧节点通过已有的十字扣件连接固定再倾斜插入陡崖壁内,位于最下层的钢管锚的下端与立向钢管的向下延伸部相连再倾斜插入陡崖壁内;所述钢锚绳的下端与下一层框架的外侧节点绑固,钢锚绳的上端与上一层框架的内侧节点绑固再斜拉铆固在陡崖壁上,使得任一节点均由向上斜撑的钢管锚和向上斜拉的钢锚绳共同作用,从而将钻探平台的受力递到陡崖壁上;
所述立架最下层、最上层和中间层框架均设置有工字梁水平锚,且位于最上层的工字梁水平锚的下方通过作业平台工字梁斜锚支撑。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在所述钢管锚内插有钢筋,所述陡崖壁上供钢管锚插入的孔、供作业平台工字梁斜锚插入的孔、供工字梁水平锚插入的孔、供钢锚绳铆固的孔均通过砂浆固定。钢管锚内插钢筋,并且每个与陡崖壁相连的安装点均采用砂浆固定,更加全面确保了钻探平台整体的强度和可靠性。
进一步,所述作业平台上方的陡崖壁上设置有防护棚工字钢梁斜撑,防护棚工字钢梁斜撑的外侧端相对内侧端朝下方倾斜,防护棚工字钢梁斜撑的外侧端通过正上方设置的工字梁斜拉钢绳拉紧,工字梁斜拉钢绳的内侧端高于外侧端,在工字梁斜拉钢绳上铺设有柔性被动防护网。柔性被动防护网与防护棚工字钢梁斜撑呈夹角设置,且两者的外侧端均向下倾斜,使柔性被动防护网弹性更好,当遇到作业平台上方的陡崖壁有落石时,柔性被动防护网能将落石导出而不会落到作业平台顶部;结合作业平台顶部自带的防护结构,实现对作业人员的双重保护。
更进一步,所述作业平台的底部安装有若干辅助钢管(2a)以增加作业平台底部的密度,再铺满木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增设钢管锚、钢锚绳、工字梁水平锚和作业平台工字梁斜锚共同实现了扶壁式悬挑钻探平台在陡崖壁上的悬空搭建,并将悬挑钻探平台的受力通过钢管锚、钢锚绳传递到陡崖壁上,结构稳固可靠;不需要从地面向上搭建,悬空搭建并巧妙地将受力传递到陡崖壁上,解决了长期以来因无法在三峡流域陡崖壁搭建钻探平台,而制约钻探作业的现实难题;专用于陡崖壁下方是水面的特殊作业环境,在钻探作业行业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钢管锚和钢锚绳的放大图。
图4是工字梁水平锚、作业平台工字梁斜锚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扶壁式悬挑钻探平台,主要由立架1、作业平台2、钢管锚3、钢锚绳4、工字梁水平锚5、作业平台工字梁斜锚6、钢筋7、柔性被动防护网8、防护棚工字钢梁斜撑9、工字梁斜拉钢绳10组成。
作业平台2设置在立架1顶部。立架1为沿着陡崖壁由下到上悬空搭建的多层框架结构,该多层框架由立向钢管1a、横向水平钢管1b、纵向水平钢管1c纵横交错搭接并在每个节点处采用十字扣件1d连接固定。
每层框架均配备有与立向钢管1a数量对应的钢管锚3和钢锚绳4。钢管锚3的上端与上一层框架的外侧节点通过已有的十字扣件1d连接固定,钢管锚3的下端与下一层框架的内侧节点通过已有的十字扣件1d连接固定再倾斜插入陡崖壁内。位于最下层的钢管锚3的下端与立向钢管1a的向下延伸部相连再倾斜插入陡崖壁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8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院),未经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8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199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升降且可拆卸的建筑支架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电梯井操作架及其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