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苹果树腐烂病的有效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419937.2 申请日: 2017-12-25
公开(公告)号: CN107980438A 公开(公告)日: 2018-05-04
发明(设计)人: 侯丽媛;董艳辉;聂园军;常志东;张春芬;肖蓉;邓舒;李倩;赵佳;武文卿;曹秋芬 申请(专利权)人: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13/00 分类号: A01G13/00;A01G7/06
代理公司: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4110 代理人: 王瑞玲
地址: 030031 山*** 国省代码: 山西;1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苹果树 腐烂 有效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果树疾病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苹果树腐烂病的有效方法。

背景技术

苹果腐烂病又称臭皮病、串皮病、烂皮病,是我国北方苹果树管理过程中常见的一种重要病害,主要为害 6 年生以上的结果树,此外还可为害小枝、幼树和果实,造成树势衰弱、死枝、死树,甚至毁园。传统刮治的方法虽然可以治疗苹果树腐烂病,但经刮治治疗后对树体造成的创伤面积较大,不利于树体愈合、恢复。

申请号为201510390335.3,发明名称为《一种苹果树腐烂病的刮治方法》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苹果树腐烂病的刮治方法,方法:1、检查苹果树树体,找出所有的腐烂病病斑;2、沿腐烂病病斑周围,用刀刻出六边形,同时保证六边形中的一个角竖直向上,一个角竖直向下,使病斑处于六边形的中央,刻道深达木质部;3、用刀插入已刻区域,将刀刻的六边形区域内的树皮全部取下,木质部残留的病菌要清理干净,以木质部无肉眼能见病菌残留为准;4、将取下的树皮收集于袋中,集中烧毁、带离果树栽培区域或深埋;5、在刮治好的病斑部位涂上防治腐烂病的药剂加以保护。该方法操作简单、防治效果好,但是该方法同样需要将腐烂处的树皮全部取下,这样使得治疗后的树体创收面积极大,不利于树体愈合,影响树体上下养分运输,也导致树体难以恢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苹果树腐烂病的治疗方法需要将病斑处的树皮全部取下,使得树体创伤面积大,影响树体养分运输,不利于树体愈合和恢复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治疗苹果树腐烂病的有效方法,主要适用于主干和大枝。

本发明由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治疗苹果树腐烂病的有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检查苹果树树体,找出所有的腐烂病病疤;

(2)病疤面积小于树体三分之二,直接在病疤上涂抹治疗腐烂病的杀菌剂;

(3)苹果树树体超过20cm,病疤面积大于树体三分之二,采用无菌刀在病疤周围距离病疤外缘0.4-0.8cm划一圈刻痕,然后在刻痕内的病疤上沿树干横向或纵向进行划痕处理,划痕之间间隔0.8-1.0cm,划痕和刻痕均深达木质部,然后在划痕处理后的病疤上涂抹治疗腐烂病的杀菌剂;

(4)选用厚度为0.6-0.7cm的纸板,用水浸湿纸板,然后将浸湿的纸板紧贴树干覆盖在涂抹有杀菌剂的病疤上,纸板四周大于病疤2-3cm;

(5)选择一整块四周大于纸板2-3cm的塑料布紧贴纸板裹紧;

(6)将塑料布与树干缠紧,塑料布与树体连接处密封,不留缝隙;塑料布不要将树干全包住,树体背侧留出树干;

(7)苹果树树体发病严重,病疤面积大于树体四分之三,在治疗当年的7或8月份用注射器对病疤处进行一次补药,药品为治疗时所用药即可;

(8)第二年拆除塑料布与纸板,苹果树腐烂病治愈。

纸板优选为3层平板2层瓦楞的厚纸板。塑料布与树体采用胶带纸密封,上下胶带纸超出塑料布2-3cm。所述杀菌剂为防治苹果树腐烂病和轮纹病的杀菌剂。

所述杀菌剂优选为甲基托布津、十三吗啉、腐轮特、多菌灵、福美双、治腐灵或菌毒清。病疤处理时间在苹果树生长期均可,以3月份处理病疤效果最好,于第二年3月份拆除包裹物,病斑可治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方法操作简单,在治疗过程中不会对树体造成较大面积的伤口,治愈后树干上也不会留下大面积的创伤面,愈后树体的创面极小,不影响树体愈合及上下养分运输,极大提高腐烂病的治愈率,治愈率高达96%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在病斑部治疗示意图;图2为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处理后的树体照片;图3为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治疗腐烂病后的图片,图中显示治愈后树体造成的创伤面积极小。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治疗苹果树腐烂病的有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检查苹果树树体,找出所有的腐烂病病疤;

(2)病疤面积小于树体三分之二,病疤不严重,直接在病疤上涂抹治疗腐烂病的杀菌剂;病斑不太严重,直接涂杀菌剂,不用进行划痕处理,这样不会对树体造成损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未经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199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