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提高硬度梯度的表面强化热处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418477.1 | 申请日: | 2017-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8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 发明(设计)人: | 丛园;巨佳;王章忠;张保森;朱帅帅;戴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 主分类号: | C23C8/22 | 分类号: | C23C8/22;C21D1/1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孟捷 |
| 地址: | 21116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热处理 表面强化 硬度梯度 均温 颗粒状碳化物 零件表面硬度 综合力学性能 分段式升温 耐磨性 低温回火 高温回火 弥散分布 生产效率 温度扩散 分段式 淬火 高碳 强渗 达标 | ||
1.一种可提高硬度梯度的表面强化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01、分段式升温均温,将零件置于加热炉内加热至650±10℃,保温2-3h,继续加热至850±10℃,保温2-3h;
S02、高碳势强渗,零件继续随加热炉加热至930±20℃,向加热炉内通入渗碳剂渗碳,碳势CP控制在1.05-1.30C%,渗碳时间10-30h;
S03、提高温度扩散,步骤S02结束后,提高加热炉炉温至940±20℃,碳势CP降低至0.75-1.00C%进入扩散阶段,扩散时间3-8h;
S04、分段式降温均温,步骤S03结束后,降低加热炉炉温,零件随加热炉降温至850±10℃,保温时间2-3h,出炉空冷至室温;
S05、高温回火,将零件放到回火炉中加热至650±10℃,保温5-6h,出炉空冷至室温;
S06、淬火,零件置于加热炉内加热至810±20℃,保温3-4h,控制碳势CP在0.70-0.80C%,然后进行油淬;
S07、低温回火,步骤S06结束后,零件置于回火炉中加热至160-220℃进行低温回火,保温时间为10-20h,回火后出炉空冷至室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提高硬度梯度的表面强化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2 、S03和S06中碳势CP通过调节渗碳剂的流量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提高硬度梯度的表面强化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2、 S03和S06中通入的渗碳剂为甲醇、乙醇、异丙醇、乙烷和丙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提高硬度梯度的表面强化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6中油淬的油温为55-6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提高硬度梯度的表面强化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6和S07之间还包括清洗步骤,去除零件表面淬火油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提高硬度梯度的表面强化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步骤中清洗剂的温度为70-8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提高硬度梯度的表面强化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2中渗碳时间t强渗与步骤S03中的扩散时间t扩散之和为总渗碳时间t渗碳,总渗碳时间t渗碳=(δ/K)2,其中:δ为渗层深度,K为渗碳温度系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提高硬度梯度的表面强化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要求渗层深度大,一次步骤S02和S03无法达到要求渗层深度时,第一次步骤S02和S03结束后,进行第二次步骤S02和S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1847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