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底漆抗泛碱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18319.6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65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梅锦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楚锐科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32 | 分类号: | G01N33/32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邦滋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5 | 代理人: | 吴晓娜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底漆 碱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抗泛碱性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检测底漆抗泛碱性的方法,该检测底漆抗泛碱性的方法的具体检测步骤如下:S1:检测前准备;将待检测的墙体表面做批腻子前处理,对墙体进行表面污渍处理、轻打磨,增加腻子膏与墙体之间的粘接力度,将腻子膏刮在处理后的墙体的表面,腻子膏的厚度在2.0mm‑2.2mm,将刮腻子膏后的墙体晾晒干,晾干后,对腻子膏的表面进行打磨处理,增加腻子膏层的平整度,打磨后的腻子膏层的厚度为1.5mm‑1.8mm,通过吹风设备将腻子膏层的表面的粉尘吹去,S2:材料取样;S3:对比、得出结论,该检测底漆抗泛碱性的方法,通过简单的实验步骤,提高实验效率,从而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通过对比的方式作为实验的依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泛碱性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检测底漆抗泛碱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油漆按使用层次分,分为底漆、中层漆、面漆、腻子等。通常,涂刷油漆时,首先在施涂表面刮腻子打底,腻子干后用砂纸打磨找平,刷一遍底漆,底漆干后再刷面漆。在室内装修中,待涂刷的墙体都具有一定的碱性,腻子的碱性也很大,因此,需要刷一遍底漆来将墙体和腻子的碱性封住。如果底漆的抗泛碱性好,碱性物质就不会渗透到面漆表面,在涂刷油漆后的墙体上不会看到发花的现象(即墙体渗出白色的碱性物质);如果底漆的抗泛碱性差,则会在涂刷油漆后的墙体上看到面漆漆膜严重的发花现象。
目前,从开始实验时的制板、干燥、泡板直至整个实验完成至少需要9-10天的时间,这样就影响了实验进度,新产品的开发效率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底漆抗泛碱性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从开始实验时的制板、干燥、泡板直至整个实验完成至少需要9-10天的时间,这样就影响了实验进度,新产品的开发效率大大降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检测底漆抗泛碱性的方法,该检测底漆抗泛碱性的方法的具体检测步骤如下:
S1:检测前准备:将待检测的墙体表面做批腻子前处理,对墙体进行表面污渍处理、轻打磨,增加腻子膏与墙体之间的粘接力度,将腻子膏刮在处理后的墙体的表面,腻子膏的厚度在2.0mm-2.2mm,将刮腻子膏后的墙体晾晒干,晾干后,对腻子膏的表面进行打磨处理,增加腻子膏层的平整度,打磨后的腻子膏层的厚度为1.5mm-1.8mm,通过吹风设备将腻子膏层的表面的粉尘吹去,对腻子膏层的表面喷涂底漆,底漆的厚度为0.8mm-1.0mm,将底漆晾干;
S2:材料取样:将取样设备贴在待取样的墙壁上,转动手柄,手柄带动螺杆旋转,通过螺杆与螺母的相互配合使得螺杆能够相对螺母横向移动,从而带动刀片横向移动,将刀片与标尺的“0”刻度位置相对应,此时,螺杆右端的刀片的右端与储料仓的右侧壁在同一平面内,手指按压贴板使得贴板贴在待检测的墙壁的底漆上,转动手柄,从而联动刀片转动,随着刀片向右移动,墙体上的底漆被刮下并在导料板的作用下将底漆导入到储料仓的内腔,通过出料口将底漆粉末取出即可;
S3:对比、得出结论:将步骤S2中取出的底漆通过研磨机磨碎,将研磨后的底漆加入水中,底漆与水的质量比为1:1,混合均匀并放置30-35分钟,通过PH测试纸进行测量对比PH值,将底漆的原材料粉末按照与水为1:1的比例混合,同样进行PH检测,通过两组的PH检测进行判定:PH值在同一范围内,差值在±0.2内,则抗泛碱性较好,PH值不在同一范围内,差值超出±0.2,则抗泛碱性较差。
优选的,步骤S1中腻子膏的晾晒时间为3-3.5小时。
优选的,步骤S1中腻子膏晾干的过程中需要关上门窗。
优选的,步骤S1中的底漆晾干的时间为5-6小时。
优选的,步骤S2中刀片的前进厚度为0.6mm-0.8mm。
优选的,步骤S2中储料仓的右侧壁均匀喷涂有橡胶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楚锐科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楚锐科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183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