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线监视装置以及在线监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15434.8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13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关合孝朗;林喜治;丹野光浩;村上正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G06F1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范胜杰;赵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在线 监视 装置 以及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线监视装置以及在线监视方法。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节省用于确认监视对象的状态的画面操作作业的在线监视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中,该在线监视装置从监视对象收集数据并显示数据的分析结果,该在线监视装置具备:图像显示信息生成单元,其从多个画面候补中决定所显示的画面以及画面的显示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在线的方式监视机器/设备等,并显示该监视结果的在线监视装置以及在线监视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信息和通信技术)、IoT(Internet of Thing,物联网)的技术革新,能够使用高速的计算机、网络通信、大容量的数据保存装置的环境是齐备的。在很多工业领域中,关注于大量累积的数据的使用,其中,在发电业务的领域,通过对发电设备的计测数据或检查/维护数据等在本地收集到的数据、与企业的经营以及资产信息进行管理的系统的统合,能够求得更有效的经营方针的制定。在发电业务的领域,担心随着风力发电或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增加而造成的发电量变动会使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下降,所以作为备用电源的火力发电设备的重要性增加。另外,在日本东部大地震以后,实际上国内的原子能发电的比例减少的结果为,不仅火力发电设备作为目前的负荷调整而发挥作用,也担负作为基本负荷电源的作用。因此对火力发电设备寻求考虑了运转率、环境性能、效率等重要业绩评价指标(KPI:KeyPerformance Indicators,关键绩效指标)的运用。为了改善火力发电设备的KPI,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提高运转率的技术,公开了一种异常诊断装置,实时地诊断设备的状态并捕捉故障的预兆,从而辅助适当的预防维护的实施。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一种降低作为环境性能的氮氧化物浓度、一氧化碳浓度的控制装置,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一种用于维持效率的吹灰器控制装置。
在这些技术中,分析收集到的运转数据,在监视画面显示分析结果,由此对设备的运转员提供适时信息。作为这样的监视装置,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一种包括与警报对应的过去监视画面的切换操作内容并进行显示的设备运转监视装置。
专利文献1:日本特愿2009-21990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愿2006-9167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愿平9-317189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愿2010-26323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如发电设备的事例所示,一般,KPI的项目是多个,也存在多个对提高KPI有贡献的装置/系统。为了确认监视对象的运转状态并实施必要的处理,需要适当地选择由多个装置提供的信息并显示在监视画面上,需要运转员进行画面操作。另外,为了适当地选择信息,需要具备对监视对象的丰富的经验和知识,但是为了使得即使是经验少的运转员也能够与熟练者相同地实施处理,最好自动选择必要的信息并显示在监视画面上。进一步,当有多个应该监视的画面时,一边切换画面一边显示,但是最好适当地决定各个画面的显示时间。因此,本发明中鉴于上述现象,其目的为提供一种在线监视装置,在由多个功能构成的监视装置中,自动选择必要的画面,并且适当地决定各个画面的显示时间。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中,该在线监视装置从监视对象收集数据并显示数据的分析结果,其特征为,该在线监视装置具备:图像显示信息生成单元,其从多个画面候补中决定所显示的画面以及画面的显示时间。
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在线监视装置,能够节省用于确认监视对象的状态的画面操作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在线监视装置的框图。
图2是说明在线监视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作为整套设备(plant)的实施例的燃煤发电设备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4是说明在图像显示装置显示的画面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154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