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压气动系统用的蓄能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14570.5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7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冯亦王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鼎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10 | 分类号: | F15B1/10;F15B20/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名诚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3 | 代理人: | 熊强强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广珠路红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囊 气缸 活塞杆 液压气动系统 活塞 活塞装置 蓄能器 壳体 体内 能量储蓄装置 安全性能 充注设备 活塞连接 壳体内腔 气囊连接 气压推动 压力系统 液压系统 常压 穿出 隔开 冷媒 气压 释能 进口 受损 移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气动系统和冷媒定量充注设备压力系统用的能量储蓄装置,具体地说是涉及液压气动系统用的蓄能器。它包括气囊、壳体和活塞装置,气囊设在壳体内,所述活塞装置包括气缸、活塞和活塞杆,活塞和活塞杆设在气缸内,气缸一端设有进口,活塞杆一端从气缸另一端穿出与气囊连接,活塞杆另一端与活塞连接,活塞受进口的气压或气囊的气压推动在气缸内移动。本发明构设计简单合理,把气囊与液压系统中的气体或液体完全隔开,防止气囊受损,使用安全,由于壳体内腔为常压,气囊本身设置在壳体内,壳体本身也可以防止气囊爆烈伤人,安全性能显著提高,贮能和释能迅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气动系统和冷媒定量充注设备压力系统用的能量储蓄装置,具体地说是涉及液压气动系统用的蓄能器。
背景技术
蓄能器是液压气动系统和冷媒定量充注设备压力系统的一种能量储蓄装置,它在适当的时机将压力系统中的能量转变为压缩能或位移能储存起来,当压力系统需要时,又将压缩能或位移能转变为液压或气压能而释放出来,重新补给压力系统,当压力系统瞬间压力增大时,它可以吸收部分的能量,以保证整个液压系统的压力正常。
现在液压气动压力系统以及冷媒定量充注压力系统中所使用的蓄能器,其构造是在一个钢瓶内安装一个橡胶嚢,橡胶囊内充入设定的气体压力,使胶囊在钢瓶内膨胀,钢瓶与液压气动压力系统管道连通,当管道压力超过胶囊的压力时压缩胶囊,使钢瓶空间变大从而吸收储存管道过高的压力,当管道压力小于胶囊压力时,胶囊膨胀把钢瓶储存的压力向管道输出,从而达到储存和释放能量稳定管道压力的目的。但这个构造的蓄能器缺点是胶囊和压力系统管道的液体和气体是直接接触的,胶囊易发生破裂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把气囊安装在压力系统外,使压力系统中的液体、气体与气囊完全隔离,适应所有液体和气体使用的液压气动系统用的蓄能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液压气动系统用的蓄能器,包括气囊、壳体和活塞装置,气囊设在壳体内,所述活塞装置包括气缸、活塞和活塞杆,活塞和活塞杆设在气缸内,气缸一端设有进口,活塞杆一端从气缸另一端穿出与气囊连接,活塞杆另一端与活塞连接,活塞受进口的气压或气囊的气压推动在气缸内移动。
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作下述进一步完善。
所述气囊为密闭体。
所述气囊与壳体固定连接。
本发明构设计简单合理,把气囊与液压系统中的气体或液体完全隔开,防止气囊受损,使用安全,由于壳体内腔为常压,气囊本身设置在壳体内,壳体本身也可以防止气囊爆烈伤人,安全性能显著提高,贮能和释能迅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一种液压气动系统用的蓄能器,包括气囊1、壳体2、活塞装置,气囊1固定设在壳体2内,气囊1为密闭体其内充有一定压力的气体,所述活塞装置包括气缸3、活塞4和活塞杆5,活塞和活塞杆设在气缸内,气缸3一端部设有进口6,进口6连接液压系统的管道(图中未示出),活塞杆5一端从气缸3另一端部穿出与气囊1连接,活塞杆5另一端与活塞4连接,活塞4受进口6的气压或气囊1的气压推动在气缸3内移动。
气囊中充入设定的气体压力,当压力系统压力大于气囊内的气体压力时,活塞向下移动通过活塞杆压缩气囊,气缸吸收压力系统内过高的压力,当压力系统压力小于气囊压力,气囊通过活塞杆把气缸内的活塞向上移动,把吸收到气缸体内的压力压入液压系统管道,补充管道内的压力不足,从而达到稳定管道压力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鼎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鼎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145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