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批次过程无穷时域优化的线性二次混杂容错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14404.5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30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敏;罗卫平;余维燕;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3/04 | 分类号: | G05B13/04 |
代理公司: | 沈阳之华益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21218 | 代理人: | 黄英华 |
地址: | 571158 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批次 过程 无穷 时域 优化 线性 二次 混杂 容错 控制 方法 | ||
1.批次过程无穷时域优化的线性二次混杂容错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是:
步骤1、针对批次过程中不同阶段,建立被控对象的以状态空间模型为基础的切换系统模型,具体是:
1.1首先采集批次过程的输入输出数据,利用该数据建立批次过程相应阶段的空间模型,形式如下:
0<k≤L,是当前的时间,L是批处理操作的结束时间点;
xi(k)∈Rn,yi(k)∈R,ui(k)∈R分别为k时刻i阶段的状态变量,输出和输入变量,d是批次过程的时滞,wi(k)∈R为测量噪声;分别适当维数的系统矩阵;
部分执行器故障,形式如下:
uiF(k)=αiui(k)
其中,ui(k)是执行器的计算控制器输出,uiF(k)为执行器的实际输出,αi为第i批次执行器故障系数;并选取新的状态空间变量形式如下:
1.2由上得到一个新的第i个阶段状态空间模型,形式如下:
其中,Δ是差分算子,T为矩阵的转置符号,和
1.3为了有较好的跟踪性能,定义输出跟踪误差利用1.2步骤方程可得:
其中,yi(k)、分别为k时刻,i阶段的实际输出值和跟踪设定值,ei(k)为k时刻,i阶段的输出误差;
1.4将步骤1.2和1.3中得到的空间模型转换为包含状态变量和输出跟踪误差的扩展状态空间模型,形式如下:
zi(k+1)=Aizi(k)+BiΔui(k)
其中,矩阵Ai中的0表示零矩阵;
1.5将上述系统的再现为切换系统模型为:
z(k+1)=Aσ(k)z(k)+Bσ(k)Δu(k).
其中,σ(k):Z+→
步骤2.设计被控对象的无穷时域优化的线性二次容错控制器,具体是:
2.1选取批次处理过程的目标函数,形式如下:
其中,Qi>0,Ri>0分别为过程状态的加权矩阵、输入加权矩阵,为过程状态的权重系数,为输出跟踪误差的权重系数并且取
2.2首先考虑有限时域的批次处理过程的目标函数,形式如下:
其中,为优化时域;利用康特里亚金最小值原理将2.1步骤的目标函数写成如下形式:
其中,为第i阶段拉格朗日乘子;
2.3求并令其等于零,可得:
联合进一步可以得到:
其中,R-i表示第i阶段输入加权矩阵的逆矩阵;
2.4令趋于正无穷大时,可得:
ui(k)=Δui(k)+ui(k-1)
其中,为趋于正无穷时的值;
2.5将2.3步骤中得到的控制量ui(k)作用于被控对象;
2.6在下一时刻,依照2.1到2.5的步骤继续求解新的控制量ui(k+1),依次循环;
2.7针对不同阶段设计切换信号为σ(k);
2.7.1针对步骤1.5中的切换系统,设
Δui(k)=-Kizi(k)
其中,则对每一个阶段i,切换系统可变为:
z(k+1)=(Ai-BiKi)z(k)
2.7.2对于第i个子系统,选择下面的李雅普诺夫函数:
Vi(k)=zT(k)Pi(k)z(k)
其中,Pi(k),i∈
若切换系统稳定,必有ΔVi(k)<0,其等价于
结合步骤2.2,求解上述不等式,便可求出不同阶段的τ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师范大学,未经海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1440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控制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集成云技术服务的远程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