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盗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13630.1 | 申请日: | 2017-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9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王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高新区登高洁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5/11 | 分类号: | E06B5/11;E05C1/04;G08B1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盗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盗门,包括门框和门体,上述门框上设有该门体的里侧设有门锁,所述门锁上方的门体上设有门插装置,所述门插装置是在门体的上部的活动端附近按竖向设有两个带有内孔的第一支耳,该两个第一支耳的内孔上穿接有带有把手的插销,在与插销的上端相对的门框上依次设有带有内孔的第二支耳和带有内孔的压力传感器;该第二支耳的内孔直径较上述第一支耳的内孔直径略大,该压力传感器的内孔直径与上述第一支耳的内孔直径相同;门框上还设有信号传感器和蜂鸣器;蜂鸣器、信号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之间为电连接;同样,在门体的下部设有门插装置,该门插装置的结构与门体上部的门插装置的结构相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盗门。
背景技术
现代家庭的防盗方式主要以安装防盗门为主,但是,随着开锁技术的提高,现有防盗门的门锁容易被盗贼用技术开锁手段所打开,导致财物被盗,甚至还会威胁到人身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防盗性能高的防盗门。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盗门,包括门框和门体,上述门框上设有该门体的里侧设有门锁,所述门锁上方的门体上设有门插装置, 所述门插装置是在门体的上部的活动端附近按竖向设有两个带有内孔的第一支耳, 该两个第一支耳的内孔上穿接有带有把手的插销,在与插销的上端相对的门框上依次设有带有内孔的第二支耳和带有内孔的压力传感器;该第二支耳的内孔直径较上述第一支耳的内孔直径略大,该压力传感器的内孔直径与上述第一支耳的内孔直径相同;门框上还设有信号传感器和蜂鸣器;蜂鸣器、信号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之间为电连接;同样,在门体的下部设有门插装置,该门插装置的结构与门体上部的门插装置的结构相同。
采用上述结构的防盗门,关门时,将门体上部的门插装置的插销向上推动,使插销的上端那一段穿过门框上部的第二支耳和压力传感器的内孔,再将门体下部的门插装置的插销向下穿过门框下部的第二支耳和压力传感器内孔;这样当盗贼将防盗门上现有的门锁破坏后试图往外拉开门体时,此时门体仍旧被门插装置的插销锁住,使盗贼无法把门打开,同时由于该压力传感器的内孔直径较第二支耳的内孔直径略小,当盗贼在往外拉动门体时其插销就会向压力传感器的内孔壁一侧挤压,压力传感器受到挤压后将信息传递给信号传感器,信号传感器接收信号后使蜂鸣器发出警报声;此时盗贼因开门入室无法得逞,又闻到警报声,只能夺路而逃;有效地报护了住户的财产和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防盗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防盗门,但其中门体的上、下部的两个插销分别穿过门框上的两个第二支耳和压力传感器的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列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2所示,防盗门包括门框1和门体11,门体11的里侧设有门锁12, 门锁12上方的门体11上设有门插装置, 所述门插装置是在门体1的上部的活动端附近按竖向设有两个带有内孔的第一支耳13, 该两个第一支耳13的内孔上穿接有带有把手15的插销14,在与插销14的上端相对的门框1上依次设有带有内孔的第二支耳4和带有内孔的压力传感器5;该第二支耳4的内孔直径较上述第一支耳13的内孔直径略大,该压力传感器5的内孔直径与上述第一支耳13的内孔直径相同;门框1上还设有信号传感器3和蜂鸣器2;蜂鸣器2、信号传感器3和压力传感器5之间为电连接;同样,在门体11的下部设有门插装置,该门插装置的结构与门体11上部的门插装置的结构相同。关门时,将门体上部的门插装置的插销14向上推动,使插销14的上端那一段穿过门框1上部的第二支耳4和压力传感器5的内孔,再将门体下部的门插装置的插销14向下穿过门框下部的第二支耳4和压力传感器5内孔,这样使门体11的上、下部被插销14锁住(如图2所示)。这样当盗贼将防盗门上现有的门锁破坏后试图往外拉开门体11时,此时门体11仍旧被门插装置的插销14锁住,使盗贼无法把门打开,同时由于该压力传感器5的内孔直径较第二支耳4的内孔直径略小,当盗贼在往外拉动门体11时其插销14就会向压力传感器5的内孔壁一侧挤压,压力传感器5受到挤压后将信息传递给信号传感器3,信号传感器3接收信号后使蜂鸣器2发出警报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高新区登高洁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高新区登高洁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136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