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心内科用听诊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13107.9 | 申请日: | 2017-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0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吴宗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宗泽 |
主分类号: | A61B7/02 | 分类号: | A61B7/02;A61B7/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付继德 |
地址: | 32560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内科 听诊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心内科用听诊器,包括主听诊头,所述主听诊头左侧固定连接有辅听诊头,所述主听诊头右侧固定连接有上计时器,所述计时器右侧固定安装有录音器所述导音管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三通,所述连接三通右侧上部固定连接有滤波放大器,所述滤波放大器上部固定连接有应变片震动薄膜,所述应变片震动薄膜上部固定连接有弹簧片,所述弹簧片上部固定连接有支管,所述支管上部固定连接有降噪海绵,所述降噪海绵上部固定安装有遮耳盘,所述遮耳盘左侧固定安装有听孔,所述连接三通左侧上部固定连接有输出端。该种新型心内科用听诊器结构简单,功能实用,能够满足医药领域对于心内科用听诊器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心内科用听诊器。
背景技术
听诊器(stéthoscope)是内外妇儿医师最常用的诊断用具,是医师的标志,现代医学即始于听诊器的发明。听诊器自从1817年3月8日应用于临床以来,外形及传音方式有不断的改进,但其基本结构变化不大,主要由拾音部分(胸件),传导部分(胶管)及听音部分(耳件)组成。听诊器类型目前有单用听诊器、双用听诊器、三用听诊器、立式听诊器、多用听诊器以及最新出现的电子听诊器;颜色也有多种颜色可选。一般由听头的不同组合分成多种类型。扁形听诊头常用于听诊高音调杂音大小双功能扁形听头用于探测低频心音,扩张音和第三音以及第一,第二心音,已经能听到小儿的心音。钟形听诊头常用于听诊低音条高杂音,可以听到腹中的婴儿心跳。表式听诊头,常用于听诊手腕的脉搏声响。笼统来讲,听诊器越大越重,拾音效果越好;相反的,越小越轻,携带越方便,眼花缭乱的新型听诊器的设计就是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听诊头与身体的接触面越大,拾取的音效越好。但是,人体表面有弧度,若胸件过大,听头不能完全与人体接触,音响不仅不能很好地拾取,还会从空隙泻漏出去,因此,听诊头的大小应基于临床需要。目前,听诊器胸件的直径几乎都统一在45-50毫米之间,特殊的如儿科胸件的直径一般为30毫米,新生儿为18毫米。
现为了达到更好的听诊效果和更加准确的记录而设计一种新型心内科用听诊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心内科用听诊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心内科用听诊器,包括主听诊头,所述主听诊头左侧固定连接有辅听诊头,所述主听诊头右侧固定连接有上计时器,所述计时器右侧固定安装有录音器,所述录音器右侧固定连接有导音管,所述导音管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三通,所述连接三通右侧上部固定连接有滤波放大器,所述滤波放大器上部固定连接有应变片震动薄膜,所述应变片震动薄膜上部固定连接有弹簧片,所述弹簧片上部固定连接有支管,所述支管上部固定连接有降噪海绵,所述降噪海绵上部固定安装有遮耳盘,所述遮耳盘左侧固定安装有听孔,所述连接三通左侧上部固定连接有输出端。
优选的,所述主听诊头包括感应器和隔音筒,所述感应器设置在主听诊头外部,所述隔音筒设置在感应器右侧。
优选的,所述导音管包括心率尺和分规,所述心率尺设置在导音管内部,所述分规设置在心率尺右侧。
优选的,所述听孔、降噪海绵、支管和应变片震动薄膜均设置为2个,2个所述听孔、降噪海绵、支管和应变片震动薄膜以弹簧片中点为对称轴对称。
优选的,所述主听诊头与计时器通过隔音筒真空连接。
优选的,所述辅听诊头设置为4个,4个所述辅听诊头等距分布在主听诊头四周。
优选的,2个所述支管通过弹簧片弹性连接。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新型心内科用听诊器的主听诊头处设有感应器和隔音筒,隔音筒与外部的计数器真空连接,可以降低外界带来的噪声影响;设有4个辅听诊头,当遇到胸腔弧度大小不一的患者,主听诊头不能与胸腔完全接触,辅听诊头起到很好的辅助听着效果;设有录音器、应变片震动薄膜和输出端,可以将患者的心率和心跳通过声信号和电信号输出、记录和保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宗泽,未经吴宗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131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