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风湿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和药酒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12515.2 | 申请日: | 2017-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3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曹国荣;曹达;戴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国荣 |
主分类号: | A61K36/85 | 分类号: | A61K36/85;A61P19/02;A61P29/00;A61K35/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33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风湿 关节炎 药物 组合 药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风湿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和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黄帝内经》把风寒湿三气合称为痹。因为风湿病大多累及关节而引起疼痛,所以风湿性关节炎一词一直沿用至今。
①人体感受风、寒、湿邪而致身痛或身重、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的疾病。见《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②感受风湿所致的多种病症。《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风湿者,是风气与湿气共伤于人也。其状令人懈惰,精神昏愦,若经久,亦令人四肢缓纵不随,入藏则喑哑,口舌不收;或脚痹弱,变成脚气。”
风湿在医学上是指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不明原因的慢性疼痛。风湿性疾病则指一大类病因各不相同但共同点为累及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包括肌、韧带、滑囊、筋膜的疾病。关节病变有疼痛外尚伴有肿胀和活动障碍,呈发作与缓解交替的慢性病程。由于患者的血液循环不通畅,导致肌肉或者组织所需要的营养无法通过血液循环来输送,致使患者肌肉缺少营养而加速老化变得僵硬,严重的会导致患者肌肉和血管萎缩,部分患者且可出现关节致残和内脏功能衰竭。
伏牛花,性味归经:性味:苦甘,无毒。归经:无。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止痛。治风湿痹痛,头痛,四肢拘挛。
《开宝本草》:疗久风湿痹,四肢拘挛,骨肉疼痛。作汤主风眩、头痛,五痔下血。
《本草蒙筌》:主大风遍身碎痛。
《杨氏护命方》:伏牛花、山茵陈、桑寄生、白牵牛、川芎藭、白僵蚕、蝎梢各三钱,荆芥穗四钱。为末。每服二钱,水煎一沸,连滓服,治男女一切头风。
《浙江民间草药》:伏牛花一两,煎汁,用酒冲服,治痛风。
颂曰:伏牛花生蜀地,所在皆有,今惟益州蜀地有之,多生川泽中。叶青细,似黄檗叶而不光,茎亦有刺,开花淡黄色作穗,似杏花而小。三月采,阴干。又睦州所上虎刺,云凌冬不凋。彼人无时采根、叶,治风肿疾。
黄荆根,中药名,为马鞭草科植物黄荆的根,具有解表,止咳,祛风除湿,理气止痛之功效。用于感冒,慢性气管炎,风湿痹痛,胃痛,痧气,腹痛。
科属分类:马鞭草科。
性味:味辛;微苦;性温。
归经:心经。
功能:解表;止咳;祛风除湿;理气止痛。
主治:感冒;慢性气管炎;风湿痹痛;胃痛;痧气;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根皮用量酌减。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路旁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以地南各地。
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黄荆的根。
采收储藏:2月或8月采根,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
《草木便方》:治心头风,牙疳。 《分类草药性》:治刀伤,止痛,并治愈症,盗汗。《贵州民间方药集》:镇咳,解热,驱风。治惊痫,除风湿。《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头风,肢体诸风,顺气。
《南宁市药物志》:温经散瘀,解肌发汗。治感冒,疟疾,哮喘。
黄荆的叶最常用,其实它全身都是宝,根、子、茎沥都是很实用且疗效好的药材。叶性凉、味辛、苦,用来解表杀虫,可治风寒感冒、发热头痛、痢疾、疟疾、血淋、水肿、黄疸、脚癣、中耳炎等病;果性温,味辛、苦,能顺气健胃,止咳喘,可治胃脘胀闷、寒喘、血吸虫病等症;根性平,味甘、苦,祛风止痛,可治风湿、惊痫、肝炎等病;取黄荆粗茎一段,以火烤中段,两端则留出荆汁,即为荆沥,荆沥性凉,味甘、微苦,清热,除烦,利痰,化痰功效比竹沥有过之而无不及,能食者用之,二沥佐以姜汁,治经络之痰最效,可治灼烂发热、小儿急惊风、精神分裂症、中风不语等病。
松节,性味:苦;性温。
归经:肝经;肾经。
功能:祛风燥湿;舒筋通络;活血止痛。
主治:风寒湿痹,历节风痛;脚痹痿软;跌打伤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浸酒、醋等。外用:适量,浸酒涂擦;或炒研末调敷。阴虚血燥者慎服。
《本经逢原》:“血燥人忌服。” 《本草从新》:“血虚人尤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国荣,未经曹国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125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祛湿止痒的壮药复方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眼膜炎的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