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溶液过滤循环再利用功能的土壤修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11327.8 | 申请日: | 2017-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3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源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B09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姜庆梅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溶液 过滤 循环 再利用 功能 土壤 修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壤修复装置,具体是一种具有溶液过滤循环再利用功能的土壤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土壤不但为植物生长提供机械支撑能力,并能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等肥力要素。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固体废物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及飘尘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导致了土壤污染。凡是妨碍土壤正常功能,降低作物产量和质量,还通过粮食、蔬菜,水果等间接影响人体健康的物质,都叫做土壤污染物。
土壤修复是使遭受污染的土壤恢复正常功能的技术措施。在土壤修复行业,已有的土壤修复技术达到一百多种,常用技术也有十多种,大致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方法。采用化学溶液对土壤进行修复时,一般需要对土壤进行粉碎,便于溶液渗透分布均匀,普通土壤修复装置的粉碎刀片只具有粉碎功能,粉碎修复后还需要单独出料,很不方便,而且修复过程中的溶液存留于土壤中,多余的溶液不仅造成资源上的浪费,还会对土壤造成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溶液过滤循环再利用功能的土壤修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溶液过滤循环再利用功能的土壤修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通过支架固定设置有修复箱,所述修复箱顶部左侧设置有开口,开口处连接有加料漏斗;所述修复箱右下角连接有出料槽;所述修复箱底部右侧设置有开口,开口处固定连接有滤网,所述修复箱底部位于滤网处还固定连接有溶液箱;所述溶液箱右下角连接有出液管,出液管左端连接有三通阀,出液管顶端和左端分别连接有上液管和排液管;所述出液管上还连接有水泵,水泵固定设置在底座顶部;所述修复箱顶部固定设置有硬管,硬管底端穿过修复箱顶壁,所述上液管顶端通过送液软管与硬管顶端连接;所述修复箱内设置有转轴,转轴左右端分别穿过修复箱左右壁且与修复箱左右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侧壁固定安装有若干粉碎刀片,所述修复箱右壁固定设置有电机,电机左端电机轴与转轴右端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溶液箱通过支架支撑设置在底座顶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溶液箱左侧壁连接有加料管,加料管顶部设置有封盖。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硬管固定连接有空心盘,空心盘底部均匀连接有若干喷管。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粉碎刀片交错设置。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粉碎刀片刃口向左倾斜设置。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粉碎刀片端面还固定连接有与修复箱内底部配合的刮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设置底部连接有喷管的空心盘对溶液进行喷洒,使得溶液喷洒更均匀,便于溶液与土壤反应,进行修复;溶液对土壤进行修复时,通过滤网对土壤中的多余的溶液进行过滤,多余的溶液落入溶液箱内,进行循环再利用,有效节约资源,同时防止修复后的土壤中溶液含量过多导致二次污染;通过设置刃口向左倾斜粉碎刀片对土壤进行粉碎,粉碎刀片转动对土壤进行粉碎时,给土壤一个向右的力,从而带动土壤向右运动,进行自动出料,使用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具有溶液过滤循环再利用功能的土壤修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有溶液过滤循环再利用功能的土壤修复装置中修复箱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修复箱、3-排液管、4-三通阀、5-上液管、6-水泵、7-出液管、8-加料管、9-溶液箱、10-滤网、11-出料槽、12-电机、13-转轴、14-粉碎刀片、15-刮板、16-空心盘、17-喷管、18-送液软管、19-硬管、20-加料漏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源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源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113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