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文物保护蜡保护文物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10092.0 | 申请日: | 2017-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0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曾鹏程;邹勰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麟文博(厦门)文物预防性保护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7/24 | 分类号: | B05D7/24;B05B7/16;B05D3/00;B05D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6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文物 喷蜡 消毒 文物保护 烘干 干燥箱 消毒箱 文物保护技术 大气压强 工艺过程 均匀喷涂 喷雾系统 文物表面 抽真空 苦练子 烟叶脉 重量比 喷涂 二氧化碳 放入 清洗 | ||
本发明涉及文物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利用文物保护蜡保护文物的方法,包括消毒、干燥、喷蜡及烘干四个步骤,其中第一步,消毒箱内放入苦练子和烟叶脉重量比为1:1的粉末,将清洗后的文物放置在消毒箱内后关闭消毒箱,消毒箱抽真空后往消毒箱内通入二氧化碳至消毒箱内达到大气压强,并保持1‑7日;第二步,将文物移送至干燥箱内,关闭干燥箱,调节干燥箱的干燥温度范围为50‑80℃,干燥时间为12‑20小时;第三步,将干燥后的文物移送至喷蜡箱,喷蜡箱与喷雾系统连接,将文物保护蜡均匀喷涂在文物表面;第四步,将喷涂文物保护蜡的文物移送至烘干箱内进行烘干。经过上述四个步骤后,完成文物的喷蜡保护,工艺过程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文物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文物的喷蜡保护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个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厚实的文化遗产,包括古建筑、竹刻、木雕、壁画、书画、雕塑、摩崖石刻、金属及陶瓷制品等数不胜数,还有不断出土的大量文物都是我国人民的宝贵财富。就竹木文物而论,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艺术欣赏价值。竹木质文物是属不宜保存的有机物质,在空气湿度大且通风不良的条件下容易产生霉斑,特别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因为特有的梅雨季节,非常适宜霉菌和蛀虫的生长繁殖,很容易生霉或产生孔洞,以至于被霉菌腐蚀而糟朽。例如,新疆扎滚鲁克一、二号墓地出土的大量木器,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其中,部分器物受地下水的腐蚀,使木材纤维素、木质素等遭受破坏。竹木文物防蛀通常采用杂酚油、狄氏剂、氯菊酯等杀虫灭菌剂进行处理,防火采用氯乙烯树脂、氯化橡胶、酚醛树脂和氨基树脂等防火涂料处理,但市场上具有防火、防水、防霉和防蛀且能保持文物美观性的竹木文物保护涂料较少。
针对文物保护的蜡的喷涂设备市面上极少,主要采用普通的喷涂装置,其喷涂效果较差,喷涂前处理不当,文物容易腐烂。
发明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进行研究和改进,提供一种利用文物保护蜡保护文物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方案:
一种利用文物保护蜡保护文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消毒箱内放入苦练子和烟叶脉重量比为1:1的粉末,将清洗后的文物放置在消毒箱内后关闭消毒箱,消毒箱抽真空后往消毒箱内通入二氧化碳至消毒箱内达到大气压强,并保持1-7日;
第二步,将文物移送至干燥箱内,关闭干燥箱,调节干燥箱的干燥温度范围为50-80℃,干燥时间为12-20小时;
第三步,将干燥后的文物移送至喷蜡箱,喷蜡箱与喷雾系统连接,将文物保护蜡均匀喷涂在文物表面;
第四步,将喷涂文物保护蜡的文物移送至烘干箱内进行烘干,烘干箱的温度范围为25-30℃,烘干时间为2-3小时。
作为优选,喷蜡箱内所用的文物保护蜡的重量组分包括: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3-13份、甘油单硬脂酸酯3-13份、乙二醇3-13份、液体石蜡10-15份、硼砂3-8份、二甲基聚硅氧烷2-13份、巴西棕榈蜡10-15份、山梨糖醇酐单油酸酯3-13份、去离子水10-20份、纳米SiOx10-20份,其中x=1.3-1.5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麟文博(厦门)文物预防性保护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海麟文博(厦门)文物预防性保护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100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