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手持网络票据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08806.4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3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邓进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广付金商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B1/00 | 分类号: | G07B1/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7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手持 网络 票据 终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手持网络票据终端,包括缓冲块、壳体、票据出口、控制板、松紧绳、显示屏、太阳能电池片、减震弹球、蓄电池组、半导体冷却片、吸热片、导热柱、温度传感器、PLC控制器和保护罩,壳体的一侧开设有票据出口,壳体的一侧安装有松紧绳,壳体的一侧安装有显示屏,显示屏的一侧安装有控制板,壳体上均匀分布有太阳能电池片,壳体的拐角处均安装有缓冲块,缓冲块的外部均匀分布有减震弹球,壳体的两侧内壁对应安装有保护罩,保护罩的一侧内壁安装有吸热片,吸热片的一侧对应安装有导热柱,导热柱的一侧安装有半导体冷却片,该网络票据终端,具有散热性好和实用性强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票据终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手持网络票据终端。
背景技术
手持网络票据终端是指具有数据传输功能及数据处理能力的一类自动化网络终端。广泛应用于物流、移动交易、移动警务、保险、管理及仓储等方面。它按使用领域可分为工业手持终端和消费类手持终端。且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这类产品的涉及领域将越来越广。但在现有的网络票据终端中,存在散热性差、实用性弱和节能性差等问题。因此,设计一种散热性好、实用性强和节能性好的便携式手持网络票据终端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手持网络票据终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手持网络票据终端,包括缓冲块、壳体、票据出口、控制板、松紧绳、显示屏、太阳能电池片、减震弹球、蓄电池组、半导体冷却片、吸热片、导热柱、温度传感器、PLC控制器和保护罩,所述壳体的一侧开设有票据出口,所述壳体的一侧安装有松紧绳,所述壳体的一侧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一侧安装有控制板,所述壳体上均匀分布有太阳能电池片,所述壳体的拐角处均安装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的外部均匀分布有减震弹球,所述壳体的两侧内壁对应安装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的一侧内壁安装有吸热片,所述吸热片的一侧对应安装有导热柱,所述导热柱的一侧安装有半导体冷却片,所述壳体的底部内壁安装有蓄电池组,所述壳体的顶部内壁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一侧安装有PLC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半导体冷却片。
进一步的,所述PLC控制器为一种SIMITIC S7-400型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块与减震弹球通过粘接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半导体冷却片和吸热片与导热柱之间均通过焊接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网络票据终端,在壳体的拐角处均安装有缓冲块,缓冲块的外部均匀分布有减震弹球,由缓冲块及减震弹球的缓冲减震作用,防止该网络票据终端受到剧烈碰撞或因跌落而损坏,有助于提高该网络票据终端的实用性;在壳体上均匀分布有太阳能电池片,且在壳体的底部内壁安装有蓄电池组,由太阳能电池片将吸收的光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组中,为该网络票据终端提供备用电能,有助于提高该网络票据终端的节能性;通过温度传感器将温度信号传递给PLC控制器,当温度信号高于PLC控制器的预设值时,PLC控制器控制半导体冷却片工作,且吸热片将在壳体上吸收的热量经过导热柱传递到半导体冷却片上进行散热处理,有助于提高该网络票据终端的散热能力。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整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缓冲块;2-壳体;3-票据出口;4-控制板;5-松紧绳;6-显示屏;7-太阳能电池片;8-减震弹球;9-蓄电池组;10-半导体冷却片;11-吸热片;12-导热柱;13-温度传感器;14-PLC控制器;15-保护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广付金商贸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广付金商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88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