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木器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08631.7 | 申请日: | 2017-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9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邱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湛江正信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14 | 分类号: | C09D175/14;C09D7/61;C09D7/65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1 | 代理人: | 张文雄 |
地址: | 524022 广东省湛江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木器涂料 制备 丙烯酸聚氨酯乳液 环境保护行业 甲醛吸收剂 六偏磷酸钠 滑石粉 表面形成 成分制备 成膜助剂 抗划伤剂 木制家具 去离子水 防腐剂 防沉剂 抗划伤 蜡乳液 流平剂 湿润剂 消泡剂 增稠剂 重量份 甲醛 涂料 吸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器涂料,由按重量份计的以下成分制备而成:丙烯酸聚氨酯乳液62‑68份,成膜助剂3.0‑5.0份,消泡剂0.3‑0.5份,湿润剂0.1‑0.3份,抗划伤剂1‑5份,蜡乳液3.0‑5.0份,增稠剂0.3‑0.5份,流平剂0.1‑0.5份,防沉剂0.1‑0.7份,六偏磷酸钠2‑4份,防腐剂0.1‑0.2份,滑石粉5‑10份,甲醛吸收剂1‑10份,去离子水10‑20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木器涂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木器涂料在木制家具表面形成的涂层具有优异的抗划伤性能,该涂料具有吸收甲醛的功能,符合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涂料,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木器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木器涂料分为水性木器涂料和溶剂型木器涂料。其中水性木器涂料存在漆膜硬度低、丰满度差、抗沾污能力不理想、耐水性差、光泽度不理想、价格高等问题,而且涂层表面的抗划伤性能较差,极易让外界物体将其涂膜表面划伤,造成涂层装饰和保护作用的破坏,影响了水性木器涂料在家俱装饰中的应用。溶剂型木器涂料是施涂在木器表面形成平整的硬质成膜物的有机高分子材料。特别是聚氨酯类溶剂型木器涂料,其硬度高,耐磨、耐热、耐水性好、及丰满度好、施工效率高的性能特点最能满足绝大多数用户的需求,因此成为使用最为广泛、用量最多的木器涂料品种。但是溶剂型木器涂料还存在如下缺点:溶剂型木器涂料大都含有苯系化合物、游离TDI及大量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等有害物质,不够环保。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木器涂料,它在木制家俱表面形成的涂层具有优异的抗划伤性能,该涂料具有吸收甲醛的功能,符合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木器涂料的制备方法。
实现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木器涂料,其特征在于,由按重量份计的以下成分制备而成:
丙烯酸聚氨酯乳液62-68份,成膜助剂3.0-5.0份,消泡剂 0.3-0.5份,湿润剂0.1-0.3份,抗划伤剂1-5份,蜡乳液3.0-5.0 份,增稠剂0.3-0.5份,流平剂0.1-0.5份,防沉剂0.1-0.7份,六偏磷酸钠2-4份,防腐剂0.1-0.2份,滑石粉5-10份,甲醛吸收剂 1-10份,去离子水10-20份。
作为优选,所述木器涂料,由按重量份计的以下成分制备而成:
丙烯酸聚氨酯乳液65份,成膜助剂4.0份,消泡剂0.4份,湿润剂0.2份,抗划伤剂2份,蜡乳液4.0份,增稠剂0.4份,流平剂 0.3份,六偏磷酸钠3份,防沉剂0.4份,防腐剂0.15份,滑石粉8 份,甲醛吸收剂5份,去离子水15份。
作为优选,所述抗划伤剂为毕克化学公司生产的型号为 NANOBYK-3623的抗划伤剂。它可以显著提高水性涂料的抗划伤性能,对光泽和透明性没有影响。作为氧化铝纳米颗粒对于高透明性和高光泽没有任何影响,可以应用与清漆或色漆体系。即使低添加量也可以提供长效的抗划伤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甲醛吸收剂为催化分解类甲醛清除剂,选自二氧化钛(TiO2)、氧化锌(ZnO)、氧化锡(SnO2)、硫化镉(CdS)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润湿剂优选聚硅氧烷-聚醚共聚物,可采用TEGO 公司的牌号为TEGO245的产品。
作为优选,所述防沉剂为聚烯烃蜡。
作为优选,所述成膜助剂为丙二醇、丙二醇甲醚、丙二醇甲醚醋酸酯、十二碳醇酯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防腐剂为美国陶氏化学的LX150与美国陶氏化学的R640的组合,两者的重量比为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湛江正信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湛江正信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86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