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表面改性的反应性电化学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08254.7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75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兵;王维一;范夏瑞;周昊;王春荣;张春晖;于彩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B01D71/02 | 分类号: | B01D71/02;B01D69/04;B01D67/00;C02F1/467;C02F101/12;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37 | 代理人: | 肖佳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改性 反应 电化学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表面经过改性的反应性电化学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反应性电化学膜为环管状Ti4O7陶瓷膜,孔隙率为40%~70%,膜的内表面负载有Co、Sn、Sb、Ru、Ir、Ti、Ta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该反应性电化学膜制备时,将高纯Ti4O7粉末和添加剂混合溶于溶剂中,调成浆体,经过真空练泥、挤管成型后得到坯体,坯体通过冷却干燥、改性元素的前驱体溶液浸渍改性,最后采用程序升温焙烧成型;其中Ti4O7粉末的纯度为99.5~99.9%,其余为杂质;其中,该反应性电化学膜制备时采用的添加剂包括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全氟磺酸,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溶剂采用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在挤管成坯体的过程中,将混合浆液放入挤管机中,在20~40MPa的压力下挤入环管状定型套中,通过向定型套中通入干燥的压缩氮气,使浆液紧贴在定型套的内壁,同时定型套外壁处于冷却水循环系统中,加速浆液硬化干燥,2~6h后即得反应性电化学膜管状坯体;在反应性电化学膜的改性过程中,取CoCl2·6H2O、SbCl3、IrCl3、TaCl5各20~60g混合溶于适量高纯水中, 1~5mol/L NaCO3调节pH为8~10,室温保持1~2h,将所得混合溶液置于磁力搅拌器上搅拌1~2h,期间磁力搅拌器温度设置为40~60℃,搅拌后即得前驱体溶液;然后将管状坯体两边封口后抽真空,前述前驱体溶液注入反应性电化学膜管状坯体内,密封,保证管状坯体内为真空或接近真空环境,坯体外表面包一层疏水膜,在温度80~90℃下水浴加热,横躺慢转24 h,最后室温下自然风干;在焙烧成型的过程中,气体条件为90%N2+10%H2气氛,升温方式为1~3℃/min 至350℃,保温1~4h;5~10℃/min至900~1300℃,保温7~12 h;所述电化学膜的制备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焙烧成型之后,进行二次浸渍改性以及升温强化,其中,所述二次浸渍改性的方法为,分别取CoCl2·6H2O、SbCl3、RuCl3·3H2O、IrCl3、TaCl5各2~6g和SnCl4、TiCl4各5~10mL的混合溶于适量高纯水中,加入0.1~1mol/LNaCO3调节pH为8~10,室温保持1~2h,将所得混合溶液置于磁力搅拌器上搅拌1~2h,期间磁力搅拌器温度设置为30~40℃,得到均匀的改性组分溶液;然后将膜两边封口后抽真空,前述改性组分溶液注入反应性电化学膜内,密封,保证膜内为真空或接近真空环境,膜外表面包一层疏水膜,在温度80~90℃下水浴加热,横躺慢转36 h,最后室温下自然风干;所述升温强化的方法为,在高纯N2的环境下经过1~2℃/min的升温至350℃,保温2~6h,自动降温至室温后即得最后的成品膜。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反应性电化学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坯体进行干燥时,将坯体置于烘箱中,70~85℃干燥36~72 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825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水脱盐用正渗透膜
- 下一篇:一种微孔膜干化处理液及微孔膜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