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果味拌饭酱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07525.7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79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王仁和;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王仁和米线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7/60 | 分类号: | A23L27/60;A23L19/00;A23L21/25;A23L3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2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果味 竹叶 甘草 大蒜 蜂蜜 目筛 取下 煸炒 生产工艺 打碎 药材粉末 色拉油 香油 水果 熟芝麻 雪梨 食用油 梨浆 料酒 配比 切碎 元葱 加热 制作 酱油 食盐 清洗 食用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果味拌饭酱生产工艺,包括如下配比:韩式辣椒酱180‑220g、肉140‑160g、雪梨1个、色拉油25‑35g、熟芝麻25‑35g、蜂蜜15‑25g,酱油8‑12g、料酒、大蒜14‑16g、元葱末14‑16g、香油18‑22g、甘草4‑6g、竹叶8‑10g、食盐3‑5g,肉清洗打碎,使用30‑40目筛取下料,大蒜切为直径0.4‑0.7mm的颗粒,把肉切碎成直径1‑2mm的颗粒,把甘草、竹叶混合后打碎,过40‑60目筛取下料,食用油加热至120‑140℃,锅内加入大蒜和韩式辣椒酱以140‑160℃煸炒8‑10min炒出香味,锅内加入药材粉末,使用120‑140℃煸炒2‑4min,本发明水果拌饭酱生产制作的过程中,增加了梨浆蜂蜜,增加了丰富的营养价值,增加了食用的口感,且在制作的过程中甘草、竹叶磨成粉添加到水果拌饭酱内,使得水果味拌饭酱具有了食疗的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拌饭酱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果味拌饭酱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拌饭酱是一种菜品,主要材料有韩式辣椒酱、肉碎、雪梨、色拉油、熟芝麻、蜂蜜等,肉碎调料用酱油、料酒、蒜末、元葱末、香油等。
然而现有的拌饭酱在生产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因素,现有的拌饭酱在生产制作的过程中,营养价值少,传统的拌饭味道过于单调,满足不了大众的口感,而且很少带有食疗的功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果味拌饭酱生产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拌饭酱在生产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因素,现有的拌饭酱在生产制作的过程中,营养价值少,传统的拌饭味道过于单调,满足不了大众的口感,而且很少带有食疗的功效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果味拌饭酱生产工艺,所述生产方法如下:
步骤一:准备材料,韩式辣椒酱180-220g、肉140-160g、雪梨1个、色拉油25-35g、熟芝麻25-35g、蜂蜜15-25g,酱油8-12g、料酒、大蒜14-16g、元葱末14-16g、香油18-22g、甘草4-6g、竹叶8-10g、食盐3-5g;
步骤二:将步骤一所述的肉清洗干净,并打碎,使用目筛取下料,大蒜切碎为直径0.4-0.7mm的颗粒,把肉切碎成直径1-2mm的颗粒,甘草、竹叶混合后打碎,过目筛取下料,制成药材粉末;
步骤三:将步骤一中的雪梨去皮去核打成梨浆;
步骤四:食用油倒进锅里倒食用油加热,放入打碎的肉粒煸炒出油;
步骤五:将步骤四所述锅内肉粒煸炒出油后向锅内继续加入大蒜和韩式辣椒酱以140-160℃煸炒8-10min炒出香味,锅内加入药材粉末,使用120-140℃煸炒2-4min,加入食盐;
步骤六:将步骤五所述锅内煸炒的调料再向其锅内倒入梨浆搅拌,中小火熬制浓稠关火;
步骤七:待步骤六所述的熬制浓稠关火后晾至温乎时放入芝麻和蜂蜜拌匀。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包括如下配比:韩式辣椒酱180-220g、肉140-160g、雪梨1个、色拉油25-35g、熟芝麻25-35g、蜂蜜15-25g,酱油8-12g、料酒、大蒜14-16g、元葱末14-16g、香油18-22g、甘草4-6g、竹叶8-10g、食盐3-5g,肉清洗打碎,使用30-40目筛取下料,大蒜切为直径0.4-0.7mm的颗粒,把肉切碎成直径1-2mm的颗粒,把甘草、竹叶混合后打碎,过40-60目筛取下料,食用油加热至120-140℃,锅内加入大蒜和韩式辣椒酱以140-160℃煸炒8-10min炒出香味,锅内加入药材粉末,使用120-140℃煸炒2-4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王仁和米线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王仁和米线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75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