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在极低透光极小光孔的玻璃样品透过率测定仪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07409.5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57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余劲松;郑臻荣;黄文标;盛晓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玻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汇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59 | 分类号: | G01N21/59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李广;冯瑞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 透光 极小 玻璃 样品 透过 测定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在极低透光极小光孔的玻璃样品透过率测定仪,包括:发射镜头、光源驱动模块、高分辨率感光头、主控单元及电源模块。光源采用宽光谱LED设计,驱动采用频率调制的交流光调频设计,光路结构采用大测量光束平行入射,小透光孔径光敏传感的测量方式,主控单元通过内部程序可编程控制高分辨率感光头模组HG550的模拟增益和数字输出时间,以达到动态范围100万单位,确保能高分辨率探测透过率1%的毛玻璃样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透过率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透过率测定仪。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几乎不透光的玻璃样品透光率检测方式主要采用强光源入射高灵敏度光电倍增管接收的技术方案,强光源准直后的测量光束穿过待测样品后变成微弱的散射光束,经过积分球收集散射光束后由光电倍增管传感器进行光电转化,再经过AD采集后送至中央处理器运算和处理。这种测量方式缺点明显:系统复杂、成本高、体积大、响应速度慢、动态范围小、稳定性差、易受背景光干扰、不能消除光源漂移等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透过率测定仪,实现针对极低透过率极小测光孔的玻璃样品进行精准透过率检测。
一种透过率测定仪,包括:
光源驱动模块,所述光源驱动模块包括LED驱动电路和被所述驱动电路驱动的LED光源;
发射镜头,所述发射镜头包括一平凸透镜,所述LED光源位于所述平凸透镜的焦距,所述发射镜头产生直径3mm到8mm的LED平行光测量光束穿过待测样品;
感光头,所述感光头包括感光头主体和位于所述感光头主体内的感光元件;所述感光头主体前端设有直径0.4mm到1.5mm的传感透光孔;穿过所述待测样品的LED平行光测量光束继续穿过所述传感透光孔照射在所述感光元件上;
以及
微控制器主控单元,所述微控制器主控单元包括:
网络通信模块,所述网络通信模块用于与外部设备通信;
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网络通信模块和所述感光头,所述微处理器对所述LED驱动电路进行频率调制;以及
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给所述网络通信模块和所述微处理器供电。
上述透过率测定仪结构采用大测量光束平行入射,小透光孔径光敏传感的测量方式,实现针对极低透过率极小测光孔的玻璃样品进行精准透过率检测。
在另外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感光头采用杭州汇光科技有限公司的HG550感应头模组。
在另外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LED平行光测量光束的直径为6mm。
在另外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感透光孔的直径为0.5mm。
在另外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模块采用金升阳IB0503XT-1WR2的隔离稳压电源。
在另外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LED光源采用550nm的绿色LED。
在另外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网络通信模块采用蓝牙通讯协议与外部设备通信。
在另外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网络通信模块采用RJ-45标准网络接口与外部设备通信。
在另外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处理器采用32位ARM内核微控制器。
在另外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处理器采用意法半导体公司型号为STM32F103的可编程集成芯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透过率测定仪的结构示意简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玻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汇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玻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汇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74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