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运鱼车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06921.8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6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熊瑶瑶;李宁;许涵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瑶瑶 |
主分类号: | B60P3/04 | 分类号: | B60P3/04;A01K63/02;A01K6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10003 青***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鱼车 支架 车厢 带轮 转轴 轴承 鱼类 电机 高存活率 过盈连接 鱼类运输 制造成本 存活率 传动带 挤压管 输出轴 滑套 右壁 捕捞 运输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鱼车,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运鱼车。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防止大鱼吃小鱼的电动运鱼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电动运鱼车,包括有车厢、第一传动带、凸轮、第二支架、滑套、挤压管等;在车厢底部装有电机,在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一带轮,在车厢的右壁外侧下方安装有第一支架,在第一支架上安装有轴承,在轴承内承过盈连接有转轴,在转轴下面安装有第二带轮。研制了专门应用于对鱼类运输的设备,本发明具有能对大量鱼类高存活率运输的功能,不仅实现了鱼类存活率高的效果,而且还实现了快速捕捞的效果,本发明具有使用方便、使用安全、操作简单、制造成本低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鱼车,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运鱼车。
背景技术
普通的运鱼车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运鱼车车厢基本密封,供氧不足,在运输过程中不能及时的向水中输入氧气,鱼类极易死亡,鱼类运输中,尤其是有攻击性的鱼类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有体型大小之分,会出现大鱼吃小鱼的情况,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在捕捞的过程中需要人力从水中捕捞,难度和成本较高,因此亟需一种可防止大鱼吃小鱼的电动运鱼车。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普通的运鱼车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运鱼车车厢基本密封,供氧不足,在运输过程中不能及时的向水中输入氧气,鱼类极易死亡,鱼类运输中,尤其是有攻击性的鱼类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有体型大小之分,会出现大鱼吃小鱼的情况,带来不必要的损失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防止大鱼吃小鱼的电动运鱼车。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电动运鱼车,包括有车厢、电机、第一带轮、第一支架、轴承、转轴、第二带轮、第一传动带、凸轮、第二支架、滑套、挤压管、连接杆、活塞、连接板、滚子、弹簧、第一输氧管和第二输氧管,在车厢底部装有电机,在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一带轮,在车厢的右壁外侧下方安装有第一支架,在第一支架上安装有轴承,在轴承内承过盈连接有转轴,在转轴下面安装有第二带轮,第二带轮通过第一传动带与第一带轮连接,在转轴顶端连接有凸轮,在车厢右壁外侧上方装有第二支架,在第二支架的右端装有滑套,滑套上部装有挤压管,挤压管上开有进气孔,在滑套内部配合有连接杆,连接杆上部安装有活塞,活塞和挤压管固定连接,连接杆下部安装有滚子,滚子与凸轮接触,在车厢右上方安装有第一输氧管,第一输氧管与挤压管连接,在第一输氧管下方对称安装有两根第二输氧管,在两根第二输氧管上均匀设有出气孔。
优选地,还包括有第三支架、第一锥齿轮、第三带轮、第二锥齿轮、水泵、传动轮、第二传动带、吸水管和出水管,在车厢底部的右侧设有第三支架,第三支架上安装有第三带轮,第三带轮上安装有第二锥齿轮,在第一带轮上安装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在车厢底部左侧设有水泵,水泵上安装有传动轮,传动轮通过第二传动带与第三带轮连接,在水泵的右侧安装有吸水管,水泵左侧安装出水管,出水管固定在车厢的上方。
优选地,还包括有盖板、销杆、把手、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在车厢上方设置有盖板,盖板通过销杆与车厢活动式连接盖板右侧上方安装有把手,盖板右部安装有第一磁铁,在第一磁铁的下方设有第二磁铁,第二磁铁固定在车厢上方的右侧,第二磁铁与第一磁铁配合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有隔离网,在车厢内部中间设有隔离网。
优选地,还包括有滑轨和滑块,在车厢内部左右对称设有滑轨,在两个滑轨的内侧都设有滑块,隔离网固定在两个滑块之间。
工作原理:当需要使用时,首先把鱼放入车厢,再启动电机工作,电机通过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一带轮转动,第一带轮通过第一传动带带动第二带轮转动,第二带轮通过转轴带动凸轮转动,由于凸轮与滚子接触连接,滚子通过连接杆带动活塞在挤压管内实现上下运动,从而把进气孔进来的空气挤压进车厢,从而达到对车厢进行供氧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瑶瑶,未经熊瑶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69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