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强人造石墨接头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06053.3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8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路培中;冯俊杰;杜爱芳;刘运平;郑建华;陈文来;吕红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开封炭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83 | 分类号: | C04B35/83;C04B35/532;C04B35/622;C04B35/64 |
代理公司: | 郑州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0 | 代理人: | 边鹏 |
地址: | 475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造石墨 制备 炼钢 超高功率电弧炉 焙烧 热膨胀系数 石墨电极 电阻率 石墨化 石墨 折断 混捏 抗弯 取料 加热 生产成本 挤压 | ||
1.一种增强人造石墨接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比例取各原料;
2)将针状焦破碎、筛分、磨粉;
3)将沥青基碳纤维用分散剂分散处理,形成均匀分散的碳纤维预制料;
4)将针状焦和碳纤维预制料混合加热至180~200℃;
5)将步骤4)加热后的原料送入混捏机,加入改质沥青、晶胀抑制剂、增塑剂进行混捏制得糊料;
6)将步骤5)制得的糊料送入挤压机成型,制得成型品;
7)将步骤6)制得的压型品装入匣钵,进行焙烧得到一烧品;
8)将步骤7)得到的一烧品进行外壳清理,然后进行浸渍得到浸渍品;
9)将步骤8)的浸渍品进行焙烧得到二烧品;
10)将步骤9)的二烧品首尾相连进行石墨化得到石墨化品;
11)对将步骤10)的石墨化品进行加工,制得规定要求的石墨接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人造石墨接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混捏温度控制在160~180℃,混捏时间30~50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人造石墨接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成型压力1800~2000吨,成型温度125~135℃,压型品密度1.85~1.88g/cm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人造石墨接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焙烧时升温速度控制在2~10℃/h,升温至1000℃,然后逐步降温冷却至250℃出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人造石墨接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8)中浸渍温度300~350℃,浸渍压力1.5MPa。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人造石墨接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9)中升温速度控制在5~15℃/h,升温至1000℃,然后逐步降温冷却至250℃出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人造石墨接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中石墨化温度3000~3100℃,然后逐步降温冷却至250℃出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人造石墨接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原料的质量份数组成为:针状焦73~79份、改质沥青21~27份、增塑剂0.4~0.6份、晶胀抑制剂0.5~0.8份和沥青基碳纤维,沥青基碳纤维的用量为其他原料总和的2-5 wt %。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增强人造石墨接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基碳纤维的要求为:长度4~6mm、密度1.95~2.0g/cm3、模量160~190GPa、抗拉强度2200 ~2400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开封炭素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开封炭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605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