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山地斜坡光伏基础支架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05644.9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5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定;温世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天富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44 | 分类号: | E02D27/44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李正方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山地 斜坡 基础 支架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山地斜坡光伏基础支架及其制作方法,具体地说是用于野外山地光伏发电站中斜坡上太阳能电池板的基础支架。该新型山地斜坡光伏基础支架,包括斜坡山地、锚杆、镀锌钢管和太阳能电池板。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新型山地斜坡光伏基础支架,该新型山地斜坡光伏基础支架的底部的锚杆通过植筋胶固定在固定孔内,锚杆的底部固定牢靠;锚杆的上部和镀锌钢管的下部通过钢筋缠绕固定在一起,所述锚杆和镀锌钢管的连接处设置在混凝土固定块内,使得镀锌钢管的固定更加牢固,以解决风荷载作用下的抗倾覆问题。总之,该新型山地斜坡光伏基础支架结构设计合理,安装方便快捷,成本低,能够适应倾斜度超过35度的斜坡山地,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山地斜坡光伏基础支架及其制作方法,具体地说是用于野外山地光伏发电站中斜坡上太阳能电池板的基础支架。
背景技术
太阳能发电具有清洁无污染等优势,我国政府近来年大力支持光伏行业发展,近年来国内光伏电站的装机容量逐年快速增长,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太阳能光伏组件制造国和全球光伏电站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由于我国西部地区光伏发电并网送出困难,出现严重的限发现象,近年来光伏发电项目转移到东部地区,但东部地区可用于光伏发电项目的土地资源十分有限,荒山荒坡是光伏电站重点发展区。对于大面积的野外山地光伏发电站,太阳能电池板的固定支架以往均采用前后两列基础,桩基础常采用微孔灌注桩形式,由于山地光伏电站多见于我国东部地区,地质特点常为砂石类岩土地基,桩基引孔难度大,特别是对于坡度较大的岩土地基,超过35度的斜坡,引孔机械作业难度大,无法保证人员和机械设备的安全,设计上往往不得不放弃这些坡度较大的土地资源,减小设计装机容量,十分可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新型山地斜坡光伏基础支架,该新型山地斜坡光伏基础支架的底部的锚杆通过植筋胶固定在固定孔内,锚杆的底部固定牢靠;锚杆的上部和镀锌钢管的下部通过钢筋缠绕固定在一起,所述锚杆和镀锌钢管的连接处设置在混凝土固定块内,使得镀锌钢管的固定更加牢固,以解决风荷载作用下的抗倾覆问题。总之,该新型山地斜坡光伏基础支架结构设计合理,安装方便快捷,成本低,能够适应倾斜度超过35度的斜坡山地,适合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山地斜坡光伏基础支架,包括斜坡山地、锚杆、镀锌钢管和太阳能电池板,所述斜坡山地内设有三个固定孔,三个固定孔的横截面呈三角形分布,所述锚杆的下部通过植筋胶固定在固定孔内,所述锚杆的上部设置在斜坡山地之上,所述锚杆的上部和镀锌钢管的下部通过钢筋缠绕固定在一起,所述锚杆和镀锌钢管的连接处设置在混凝土固定块内,所述镀锌钢管的顶端通过支架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
所述的一种新型山地斜坡光伏基础支架的其制作方法,其步骤为:
(1)、选择倾斜度大于35度的斜坡山地,使用手持空压气动钻孔工具在斜坡山地钻出三个呈三角形分布的固定孔;
(2)、将锚杆放置在固定孔内,所述锚杆的下部四周通过填充植筋胶固定在固定孔内;
(3)、将锚杆的上部和镀锌钢管的下部通过钢筋缠绕固定在一起后,在锚杆和镀锌钢管的连接处用混凝土制备成混凝土固定块,待混凝土凝固,使得锚杆和镀锌钢管固定在混凝土固定块内;
(4)、在镀锌钢管的顶端通过支架装配上太阳能电池板,即制备成新型山地斜坡光伏基础支架。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新型山地斜坡光伏基础支架,该新型山地斜坡光伏基础支架的底部的锚杆通过植筋胶固定在固定孔内,锚杆的底部固定牢靠;锚杆的上部和镀锌钢管的下部通过钢筋缠绕固定在一起,所述锚杆和镀锌钢管的连接处设置在混凝土固定块内,三个固定孔呈三角形分布,使得镀锌钢管的固定更加牢固,以解决风荷载作用下的抗倾覆问题。总之,该新型山地斜坡光伏基础支架结构设计合理,安装方便快捷,成本低,能够适应倾斜度超过35度的斜坡山地,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天富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天富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56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