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含聚丙烯酰胺废水的厌氧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05605.9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2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包木太;宋天文;李珊珊;陆金仁;李一鸣;李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付继德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聚丙烯酰胺 废水 颗粒 污泥 培养 方法 | ||
1.一种处理含聚丙烯酰胺废水的厌氧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方法包括:
(1)絮状污泥团聚颗粒化阶段:将活性污泥置于厌氧反应器中,加入第一微生物营养液后进行第一次厌氧反应;
(2)降解含聚废水功能化阶段:向厌氧反应器中加入第二微生物营养液和聚丙烯酰胺水溶液后进行第二次厌氧反应;其中,
第一微生物营养液的成分包括:0.5-5 g/L葡萄糖、0.001-2 g/L酵母浸粉、0.01-0.5g/L氯化铵、0.001-0.5 g/L磷酸氢二钾、0.01-0.1 g/L硫酸亚铁、0.01-0.2 g/L硫酸镁、0.001-0.01 g/L氯化钴、0.001-0.02 g/L硫酸锌、0.001-0.2 g/L硫酸铜、0.001-0.05 g/L硫酸锰和0.001-0.05 g/L钼酸铵;
第二微生物营养液的成分包括:0.1-5 g/L葡萄糖、0.01-0.5 g/L氯化铵、0.001-0.5g/L磷酸氢二钾、0.01-0.1 g/L硫酸亚铁、0.01-0.2 g/L硫酸镁、0.001-0.01 g/L氯化钴、0.001-0.02 g/L硫酸锌、0.001-0.2 g/L硫酸铜、0.001-0.05 g/L硫酸锰和0.001-0.05 g/L钼酸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方法,其中,聚丙烯酰胺水溶液的浓度为100 mg/L-1000m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方法,其中,厌氧反应器为上流式厌氧反应器,上流式厌氧反应器的高径比为5:1-2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培养方法,其中,第一次厌氧反应的条件包括:水力停留时间为6-72h,回流比为50:1-1:1,温度为25-65℃,时间为3-6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培养方法,其中,第二次厌氧反应的条件包括:水力停留时间为6-48h,回流比为20:1-1:1,温度为20-6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培养方法,其中,在降解含聚废水功能化阶段,进水的COD值为1900-2100mg/L,初始加入的聚丙烯酰胺水溶液的浓度为90-110mg/L,之后聚丙烯酰胺水溶液的浓度每1-5周升高90-110mg/L,同时葡萄糖的浓度逐渐降低,当聚丙烯酰胺水溶液的浓度升至600 mg/L时, 厌氧反应器继续运行1-5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方法,其中,第一次厌氧反应结束后,进水COD的去除率不低于9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方法,其中,第二次厌氧反应结束后,进水粘度下降率不低于85%,COD的去除率不低于90%,聚丙烯酰胺的去除率不低于7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方法,其中,活性污泥的平均粒径为1-3mm,其总悬浮物为37-38 g/L,挥发性悬浮物为5.5-6.5 g/L,污泥沉降指数为10-1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560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