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粘结应力测试装置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05336.6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35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谢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京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19/04 | 分类号: | G01N19/04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何会侠 |
地址: | 710123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混凝土 钢筋 之间 粘结 应力 测试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用于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粘结应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试块(3)和钢筋(2),钢筋(2)设置在混凝土试块(3)内,钢筋(2)与混凝土试块(3)的接触部位设置有多个石墨烯应变单元(1),石墨烯应变单元(1)的两侧分别设置塑料软导管(4),塑料软导管(4)设置在混凝土试块(3)内且塑料软导管(4)从混凝土试块(3)边缘引出;塑料软导管(4)内设置有应变片导线(5),应变片导线(5)一端连接石墨烯应变单元(1),应变片导线(5)另一端连接电学测试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粘结应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石墨烯应变单元(1)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一:石墨烯分散液与水泥均匀混合,加入聚羧酸超塑化剂,制备形成石墨烯-水泥混合胶体;石墨烯分散液浓度为0.001~4mg/ml;水泥、石墨烯分散液与聚羧酸超塑化剂每立方米的质量比为473:99.2:19.5;
步骤二:将石墨烯-水泥混合胶体附着在钢筋(2)上一圈,形成石墨烯应变单元(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粘结应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石墨烯分散液中加表面活性剂,石墨烯分散液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250000:1~12500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粘结应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胆酸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聚氧乙烯醚的一种或多种。
5.用于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粘结应力测试装置的使用方法:其步骤为:
步骤一:石墨烯应变单元(1)的制备:石墨烯分散液与水泥均匀混合,加入聚羧酸超塑化剂,制备形成石墨烯-水泥混合胶体;石墨烯分散液浓度为0.001~4mg/ml,水泥、石墨烯分散液与聚羧酸超塑化剂每立方米的质量比为473:99.2:19.5;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石墨烯-水泥混合胶体附着在钢筋(2)上一圈,形成石墨烯应变单元(1);
步骤三:石墨烯应变单元(1)的两侧分别设置塑料软导管(4),塑料软导管(4)设置在混凝土试块(3)内且塑料软导管(4)从混凝土试块(3)边缘引出;塑料软导管(4)内设置有应变片导线(5),应变片导线(5)一端连接石墨烯应变单元(1),应变片导线(5)一端连接电学测试设备;
步骤四:通过电学设备连通试件中埋置的石墨烯-水泥混合胶体,即可采集到不同荷载作用下石墨烯-水泥混合胶体的电阻变化ΔR,再利用下式求得钢筋沿埋置长度各点的应变值ε:
其中ΔR/R是电阻变化量,Ks是灵敏度系数;
然后利用胡克定理σ=E·ε将应变转换为应力,进而采用如下的公式求得各点的粘结应力值τ:
其中,σ为正应力,ε为正应变,E为杨氏弹性模量,r为钢筋半径,x为钢筋轴向的不同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京学院,未经西京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533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